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张闻天解读朝鲜战争

时间:2016-10-31编辑:梓岚

张闻天的第二篇文章影响更大

张闻天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后,反响相当强烈。很快,胡乔木又接到了张闻天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必将继续失败》一文。胡乔木对张的新文章十分欣赏。在稍作技术性修改后,又送张闻天审阅。清样打好后,胡乔木再看了一次,然后仍然是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人民日报》1951年1月26日的第一版上。

这篇文章近万字。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世界形势的分析,明确地指出美帝的侵略本性:“他们妄想要独霸全世界!”“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所遭受的决定性的失败,使全世界各国人民在切身经验上认清了当前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这标志着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动政策的和平民主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归纳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的胜利之伟大历史意义与世界意义”。文章认为,美国在朝鲜的这一失败,实是它在中国失败的继续,然而这一次失败,与前一次失败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前一次还可以把失败的责任推诿给它的傀儡蒋介石集团。这一次是亲自出马,还盗用了联合国的名义,得到了“五十三国”的所谓道义的或是物质的或是实力的援助,结果是“美国这个纸老虎是直接被戳穿了”。因此,“美帝国主义的这一失败,不只是它在亚洲的失败,而且也是它在全世界的失败。”

◆1951年1月26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必将继续失败》。

大量引用美国方面灰心丧气的言论是该文的一大亮点,使读者看到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在遭受严重打击后的狼狈窘态。比如美国前任总统胡佛认为这场战争是“一个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没有胜利的政治结局的战争。”时任国务卿的杜勒斯抱怨:“自由世界似乎时刻都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还有“美国从未遭受过的最严重的失败”(塔夫脱),这是“严重的挫折”(杜勒斯),美国“现已处在很大的危险境地”(杜鲁门),“面临的局势,是极其严重的”(艾奇逊),“我们面对着严重的忧虑时期”(杜勒斯),正在“沿目前灾难的道路前进”(胡佛),等等。

由于该文将鲜明的政治、精辟的分析和精湛的写作艺术结合得相当到位,一经发表,很快就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经典学习文件之一。例如福建省晋江地委宣传部下达给各县的宣传抗美援朝文件中,除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的讲话外,就是这篇《人民日报》的社论。据那时的报道,通过学习,加上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基本上肃清了人们的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树立了民族自尊心。人民群众的爱国增产热情提高了,促进了工作和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广大青年还踊跃报名参军。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收押在东北抚顺的日本战犯。日本军人在二战后期已经领教了美军的厉害。在他们心中,认为武器落后的中共军队,竟然还敢挑战美军,无异是自取灭亡。“美军稳操胜券,一鼓作气就会攻入中国”,有的还喜出望外,“说不定一直打到抚顺,把我们解救了。”当他们从报纸上和广播中知道,美国战俘开始被押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监狱的时候,总算清醒了一些。在管理所组织学习时,不少人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必将继续失败》一文中的“美国这个纸老虎是直接被戳穿了”印象深刻,因为他们的确有过靠“美国‘纸老虎’壮胆”的经历。顺便提一下,正是中国的抗美援朝,才使长期在日本人口中的对中国的蔑称“支那”一词,终于得以消失。

张闻天的文章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尽管张闻天的两篇文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历史局限性,但它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今日重温,仍能发现其闪光之处。

这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和网络科技的普及,各种信息都可以从指尖中流出。而各种意见和见解,也很容易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因此,关于抗美援朝,时常也可以看到“毛泽东也认为发动朝鲜战争是错误的”、“建国以来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朝鲜战争是由于毛泽东奉行世界革命外交路线而打起来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

那么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看看张闻天的文章,就不难发现,这些言论是毫无根据的。虽然朝鲜战争过去60多年了,当年张闻天文章中道出的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别无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的共识。我们不妨来看看几位著名外国专家的最新见解。

2010年,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瑞贝卡·卡尔女士出版了“迄今为止涵盖新成果的毛泽东传记”。她在书中写道:正当新中国以主要精力抓建设时,“被迫卷入了一场战争。”作者指出,这场发生在南北朝鲜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朝鲜的内战”。但是,“美国的介入对中国产生了直接威胁”。“美国政府的很多声明也透露出这方面的迹象。在华盛顿,支持国民党的‘中国游说团;也倾尽全力,把美国往这个方向上推。”当美军逼近到鸭绿江时,“美国有些参议员鼓噪要‘核攻击’中国,推翻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毛泽东看到情势紧迫,于10月8日发布命令……”(瑞贝卡·卡尔:《毛泽东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第148-149页)

基辛格在其名著《论中国》中分析当时中国的困难境地。“要么是美国陈兵鸭绿江,将导致中国一半的工业基地处于其打击的范围内,因而受到直接威胁;要么惹恼苏联,那中国就得不到装备援助,苏联还可能重提它在满洲的‘权力’”。基辛格还提到另外一个同样非常棘手的难题:斯大林当时在电报中冷淡地对毛泽东说,如果中国犹豫不决,那就让残余的北朝鲜部队撤到中国,由金日成成立流亡临时政府。斯大林明白,毛泽东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倘若临时政府落地东北,与当地朝鲜族建立联系,然后宣称一定程度的主权。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中国的出兵是“不得不为”。(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 2012 第134页)

2015年,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潘佐夫的《毛泽东传》中文版面市。美国两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特里尔和麦克法夸尔分别称“这本书是近年来由非中国人写的毛的传记中最重要的一部。”“这是一部全面、有见地和有着丰富的历史细节的作品。”

关于抗美援朝,潘佐夫在叙述了在当时毛泽东主张出兵的意见处于少数的情况后,提到了毛泽东请彭德怀参加会议后的变化。潘佐夫写道:“彭慷慨激扬地呼吁与会者‘出兵援助朝鲜’。他强调说,如果不出兵的话,美国就会接着打击中国,而且是从中国台湾和朝鲜这两个桥头堡出发对中国进行打击。他说:‘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取决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彭德怀激烈的言辞使会议的气氛发生了转变,与会者通过了斯大林所需要的决定。接着,毛任命威武的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潘佐夫:《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第585页)

如果把60多年前张闻天关于抗美援朝起因的论述和60多年后这几位外国专家的相关论述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重合度是相当高的。这或许就是张闻天的文章在今天的最重要的积极意义之一。

如果再结合今天美国为遏制中国崛起而实行“重返亚洲”的战略,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我们就更不能不感受到张闻天当年对国际形势分析的精辟之处和对帝国主义本性认识的深刻之处。

本文解读都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