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历史惊天逆转---历时整整700天的解放战争

时间:2016-06-16编辑:天行健

      邓贤:(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当年蒋介石就是从我们头顶上,飞到台湾去的。”坐在成都的家中,邓贤一边喝着茶,一边开着玩笑。作为民国史专家,邓贤知道,成都是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站,此后,他再也没回来。
 
      4年前,某剧组找到邓贤,希望拍一部解放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邓贤答应了。4年后,片子仍未播出,而邓贤的《大转折》却终于通过审批,率先出版了。泡图书馆,到美国抄蒋介石日记,到金三角做口述史……然而,这些工作都已有人做过,面对解放战争这样被写了无数遍的题材,邓贤能写出什么新鲜的来?然而,邓贤坚持着,用他的话说,“因为,我脑子里始终有一个谜,我要揭开这个谜底。”
 
      其实,同样的谜,也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彼此的命运?
 
1、历史需要多角度
 
   “以往我们出版的解放战争题材的书,多从胜利者角度来看历史,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只有这个视角,不考虑失败者的角度,我们也会忽略一些关键的问题。”邓 贤的父亲在抗战中,是滇缅远征军的一员,在那里,他们打垮了日本最精锐的一个师。这可以证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后期,战斗力并不弱。
 
    解放战争开始前,蒋介石拥有400多万军队,其中100多万是美式装备,相比之下,当时解放军的装备还比不上地方武装。
不否认,国民党在战略、战术层面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据邓贤统计,至少有过四次重大机遇,蒋介石只要把握其一,结果将完全不同。
 
2、张灵甫白死了
 
       其实,命运从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中共初期提出了“誓死保卫”的战略,此时我军3万人,胡20万人,如果分兵合围,结果将完全不同。但胡却否定了这个意见,认为只要占 领延安,也就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不愿增加伤亡而削弱自己的实力。“保卫战”仅3天,我军就发现了问题,在飞机、坦克夹攻下,损失惨重,便转而采取了游 击战。历史给了胡3天,但他却拱手相让,吊诡的是,胡篡改作战计划,居然得到了蒋的批准。难道,蒋也没看出问题来吗?
 
   孟良崮战役开始时,蒋大喜过望,高呼“共军上钩了”,可第二天他才知道,增援部队居然原地未动。黄伯韬非嫡系,不愿为黄埔系拼命,而李云霞曾和张灵甫竞 争师长一职失败,衔恨在心。蒋以枪毙要挟,李云霞只好派一个团去“解围”,但他手下团长听说让自己去送死,便篡改命令,转派一个连去,可连长也不傻,改派 一个通讯班去。通讯班到了孟良崮下,发电报说援兵到了,张灵甫异常振奋,组织突围,结果损失惨重。
 
       孟良崮战役改变了中原战局,陈毅曾说,如果失败了,可能要第二次长征了。李云霞、黄伯韬离孟良崮只有10公里,居然3天没到达,巧妙的计划就这样付之东流。最精彩的是,战后蒋要枪毙李云霞,但手下人被买通,改判无期,几个月后李出狱,12个月后官复原职!
 
3、腐败是可怕的力量
 
      令邓贤吃惊的是,在蒋介石日记中,蒋多次痛斥手下将领贪腐,蒋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却无可奈何――既得利益集团如此强大,蒋本人也在江浙财团支持下上台,他还没等到“壮士断腕”的时机。问题的关键在于抗战胜利来得太快,国民党没做好准备,战争接收让将领们发了大财,为了钱,大家互指为汉奸,看上喜欢的东西,贴上“逆产”的标签就拿走。
 
   “700天,400万军队付之东流,吃也吃不了这么快啊。”但一个军人拥有几百万资产,几房姨太太,他还可能浴血疆场吗?当他的精神已被腐败掏空,还怎 么可能拥有战斗力?到后期,蒋政权无官不贪,焉能不败?无约束、无监督的权力必然被滥用,无怪乎,在成都上空,蒋介石发出了著名一叹: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 自己。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不管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强大,一旦出现体制性的贪腐,就随时有可能崩溃,这是值得所有执政党借鉴的重要历史教训。”30多万字,3年的艰辛,邓贤如此概括着《大转折》。
 
   谈到解放战争,通常的说法是:解放军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飞机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然而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枪”只是解放军 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一个比喻。真正打起仗来,战略战术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视的条件。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赢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 煌胜利并解放全中国,与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相当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p#分页标题#e#
 
4、从72天打下临汾到3天攻克济南
 
   1948年3月,徐向前指挥华北兵团攻打临汾,国民党军依托城墙固守。解放军没有重炮,只好采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方法,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拿下,但 是到了年底,形势巨变。9月的济南战役,解放军重炮齐发,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被打得失魂落魄,从地道中逃跑。坚固的济南城仅仅3天就被攻克。10月辽沈战役 中,东北野战军集中500多门重炮猛轰国民党军事重镇锦州,守军司令范汉杰东躲西藏。这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解放军的大炮是 从哪里来的?国民党人一口咬定,解放军的重武器都是苏军从东北撤退时暗中送给共军的。当年的一位接收大员在回忆录中写道:“东北的日、伪军几乎全部被俘, 俄军所获武器无数。当时据莫斯科称:共计步枪80万支、轻机枪2万支、重机枪5000支,各种不同型包括迫击炮5000门、战车1500辆、坦克车600 辆、飞机800架,以及松花江中舰艇等。从东北逃出的难胞所见,如许战车武器,俄军除已随时补给共军外,络绎不绝地已运向佳木斯途中,那里是集中之所。”
 
   这位接收大员的说法无疑是为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寻找借口。当年任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上将在1962年12月13日的一次讲话中澄清过这个问题。他说:“一 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了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这个战史(指编写中的四野战史)既然是存档用的,可以把这个问题写清楚。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 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 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这个电报,我亲自看过,要查一下。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
 
   那么,解放军是怎样从“小米加步枪”转变为拥有强大炮兵、具备大规模野战和攻坚能力的呢?除了战场上缴获国民党军的武器外,主要是靠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 完成了这个重要转变。说到军工,很多人都看过吴运铎在建国初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这本小书里,真实记录了新四军在抗战期间是怎样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 军工厂的。山东根据地的牙山有八路军最大的军工厂,约百余间房,月生产手榴弹8000个,当时可算不小的产量了。
 
      解放战争初期,军工事 业比抗战时大有发展。邯郸、临沂、烟台、德州等一批城市被解放,解放军通过没收敌伪工厂,建起一批军工厂,能生产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华东军区在鲁南 和胶东的军工厂每月能生产子弹16万发,迫击炮、山炮弹13000发、无烟火药3000斤。这个规模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还不够华东野战军打一次中等规 模战役用的。因为没有重炮,解放军进攻时主要依靠战士突击到前沿,用炸药包摧毁国民党军的堡垒和工事。这样的战斗伤亡大、进展慢,而且弹药质量不过关。 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打潍县的时候,用自造的迫击炮攻城。炮弹出膛后,尾翼在飞行中脱落,剩下光秃秃的弹体失去平衡,半截就掉到地上。这样的 质量怎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呢?
 
5、毛泽东指示在东北建立大规模军事工业
 
      毛泽东把眼 光放到了东北。那里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毛泽东1947年7月10日在给各解放区的《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指示中,特别指示林彪、罗荣桓: “东北军事工业应全力接济关内,目前开始的一年内,你们必须用大力建立大规模军事工业。”4个月内他3次电示东北局,全力加强军事工业建设,迫切之情溢于 言表。
 
   1945年年底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后,原来打算通过苏军的帮助获得日军的武器装备,但苏军借口与国民党政府有协定,东北要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对八路 军的行动加以限制。苏军把东北主要的工厂设备、缴获的武器和大量财物,通通当作“战利品”运回苏联,我军的愿望未能实现。10万大军在东北,没枪、没钱、 没冬衣、没有根据地,处境相当艰难。
 
      当时各部队自己想办法,收集苏军遗留和没来得及拉走的物资。东北各中小城市和农村,到处可见日军遗 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果断地决定:分散炮校干部,搜集物资。炮校上至校长,下至伙夫、马夫,通通派出去,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 沟、荒野,只要有炮就去。没听说有炮的地方也要去看看能否找到意外收获。
 
      有一次接到老乡报告:日本人撤退时,曾将几门大炮推到镜泊湖里。朱瑞得知后,亲自率领一个连赶到湖边搜寻。大家用镐刨开冰层,发现了炮身。朱瑞高兴地喊叫:“快去找绳子,把它拽上来!”大家拉紧绳索,喊着号子,齐心合力拉上3门大炮。
 
  在这一带还找到了日军的秘密仓库,一下就找到了15万发炮弹。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炮校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门。其中加农榴弹炮49门、野炮 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约300门、高射炮(包括高射机关炮、飞机用机关炮)137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65辆。这些火炮经过 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自行搜集的武器弹药,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前两年作战的主要来源。#p#分页标题#e#
 
6、斯大林援助了东野一部分武器
 
   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解放军日益壮大,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当年6月,解放军猛攻四平,国民党军队在陈明仁指挥下顽强抵 抗。解放军集中了7个主力师,上百门火炮,攻了半个月没拿下来。后来林彪才知道,炮兵只有8000发炮弹,火力没有占到优势。为此,6月25日,林彪以个 人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强调指出:“目前缺的唯一条件就是武器,尤其是弹药(特别是炮弹)的不足。为此,我请求你给我们以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红军缴获 的现存在远东的日本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的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
 
       不久,斯大林指示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 给解放军。何长工回忆:1947年10月,他刚当上军工部长,李富春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当时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存放着一大批武器,是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 的,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这批武器对苏联来说是废铁,却是解放军极其需要的。何长工去与苏军谈判,开始谈不通,他以硬对硬,说:“关东军这批武器是中国人 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你们不能拉走。我们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卡瓦洛夫还是不答应。何长工急了,对他吼道:“你是个保守分 子,没有一点国际主义。你如果不答应,我只好来抢,我推着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苏军开枪,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拼命,我给斯大林打电话,告你 的状,告你没有国际主义。”卡瓦洛夫看这个中国人不好欺负,态度软下来,终于同意移交这批武器。
 
     这批武器的数量,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当时为了与国民党军 进行战略决战,东野组建了30万人的二线兵团。林彪向斯大林请求更多的武器支援:“设法给我们解决20万支步枪、15000挺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 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较多数量的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主要是无线电和电话)。这批武器望 从英勇的红军所缴获的日本武器中拨出,如日本武器所存无多,则望从德国战利品中拨出。”
 
       但是,斯大林没有答复。一次次的教训表明,苏联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东北局决定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体系的建设。李富春说:“过去靠日本留下的炮弹打,现在需要自己来造了。”
白手起家,全力创建自己的军工企业 
 
   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打算在通 化建立军工基地。1946年夏季,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占领了通化和丹东。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带领大家将机器和物资运到朝鲜境内,还带着一批沿途 招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7月底他们到了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珲春是个山间盆地,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汇合,与朝鲜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这里到苏联边 境仅30里,到朝鲜仅10里,有公路和铁路通行。大家认为这里隐蔽的条件好,资源、动力和交通情况也都不错,决定在这里建立东北的军工基地。
 
    根据现有条件,韩振纪决定把重点放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枪炮生产的技术太复杂,不是短时期能办到的。他们在珲春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
 
   子弹厂是在日本人遗留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延吉郊外,原来有300多部机器、日产量40万发。抗战结束后,这个厂遭到毁坏,机器被人偷盗,所剩无几。 韩振纪组织人把这个厂剩下的东西搬到珲春,共有子弹机14部、半成品弹头300万粒、空弹壳2000万发,还有20多个日本技术工人。经过1个月紧张的装 机与试生产,到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子弹。头一个月统计下来,共生产3种型号的子弹近13万发。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干部和设备、原 料的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珲春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和政策性问题,军工干部花费 了大量的心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甚至比生产本身还多。机器厂建成后,需要七八百名技术工人,但是当时只有240名工人,真正懂技术的就更少了。 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领导都给予重用,让他们担任各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技术工人有的是从鞍山、本溪、通化带来的,有的是在当地招收的。子弹厂的股长 于震密是招聘来的技工,享受薪金待遇。他看到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还处处干在前面,受了感动,主动要求取消薪水,与干部们一样吃供给制,当股长后工作 一直很出色。
 
    军工厂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只能从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选。在珲春的军工厂 里,日本人担任的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如手榴弹厂有60多名日本人,几乎都在重要技术岗位上。制造科科长是个小资本家,原来在日本开工厂,美军炸毁了他 的工厂,才到中国来谋生,对手榴弹制造技术是内行。手榴弹装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药股,股长也是个日本老头,思想很顽固,但工作很认真,对拉火技术很有研 究。精药组的装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p#分页标题#e#
 
   这些日本人由于生活困难,情绪低落,经常在一起酝酿回国,消极怠工。1947年8月,东北遣返日本侨民回国,日本人得到消息,就秘密开会,闹着要回国。 干部们软硬兼施,不听劝就下命令,在车间里建立严格的统计制度,每天产量高的就表扬,产量低或质量差的就批评。在大会上严厉指责坏人的活动,不许法西斯的 思想抬头。日本人服从意识较强,也就不闹事了。
 
7、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威
 
      1946年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到了 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 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 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生产的基础。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工部门。在哈尔滨召开的这次重要的军工会 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 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 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 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 炮,收缩成一个圈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华东野战军调集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粟裕大将感慨地 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