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那个年代的饶河农场知青的故事

时间:2017-01-12编辑:梓岚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黑龙江饶河的知青。

1969年8月17日中午12点,哈尔滨火车站的站台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的239名同学和三十三中、三十六中、四十一中、七工读学校的800多名应届毕业生。乘坐开往东方红火车站的知青专列,伴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声,离开了哈尔滨站。送行的人山人海中有爸爸、妈妈、姥爷、邻居和同学。那年我和王云凤才16岁,在车窗里向外挥手告别,心情非常激动。

第二天,专列抵达迎春站时已接近中午。我们乘坐边防团的解放军车,冒着倾盆大雨,穿越二十团、二十一团、三江平原,进入完达山脉中的饶宝公路,最后经过九岭十八坡三十六拐到饶河。午夜,小县城里漆黑一片。当晚,我们被安排在县俱乐部剧场宿营,睡在大长条板凳上,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三天清晨,曙光初现。饶河县唯一的一条十字街上,挂满了巨幅标语,上面写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我们排着大队,吃过早饭,在乌苏里江边登上船,顺江而下,大约离县城20里,岸边出现村庄。饶河县西林子公社赫哲族四排屯,有60户人家,是全国最少的民族。常年以捕鱼打猎为生。

对岸的瞭望塔上的苏联边防军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坐在船上的知青也向他们招手。中午就到了二十二团的西通码头。在欢迎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了1968年来的哈市青年,十六中的邻居刘少友。我们刚踏上岸,就被领到了工程二连的砖厂学校教室休息。晚上我们都没有打开行李,到处都是蚊子,咬的人无法入睡,整整坐了一夜。

第四天早晨,已经走了4天还要走。我们26人被分配到工程三连,要到山上建点。早上7点钟,艳阳高照。我们在连长吕万成的带领下,坐上了木爬犁,由斯大林—80马力推土机牵引,轰隆隆地走过麦田、白桦林和塔头甸子。远远地看到茫茫云雾里的大顶子山,耳边是转来转去嗡嗡直叫的瞎蒙、小咬和蜻蜓。山脚下露出红旗,四顶账篷出现了。帐篷中由杨木杆儿搭成的两排大通铺,铺着干草,板铺上排列的各自的行李。脚下很泥泞,还哗哗地淌着山水。帐篷边有一条小溪,水中游来游去的小虫,老职工叫蝌蚪,长大了就叫林蛙。

“到家了”先来的上海知青高喊着。中间帐篷里冒着热气,木槽子里装着大馒头,油汪汪的一盆西葫芦汤,上面还飘着蚊子。先来的知青,热情的帮我们找来饭盆儿,我们也学着老职工的样子,撅着树枝当筷子。到家了,这是我们吃的第一顿中午饭。

排长李森林,是一位1968年下乡的佳木斯知青。带领大家铺行李,挂蚊帐。帐篷周围一片大森林,古树参天。茂密的树林中见不到阳光,透不过气来,湿乎乎的。帐篷周围树干挂着老职工采的串串蘑菇和大猴头,老职工郝目仁介绍说:“这是白桦木、榆木、杨木、椴木、水曲柳、柞木,沟边还有很多榛材林,结的绿色果子就是我们吃的榛子,那红红的小果就是五味子”,大森林里真是无奇不有。

晚上,连长吕万成,指导员房照孔,召集我们开大会,进行了动员和欢迎。房指导员介绍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二团,钢字305信箱。位于反修前哨珍宝岛地区,与苏修一江之隔。离饶河县城30公里,离西通17公里。周围有三人班村,蛤蟆河屯。我们是工程连,要在这里安营扎寨。伐木、采石、盖房子、修路。以后我们要在深山老林里建医院、学校、安电灯、电话,迎接团部的搬迁。

这是战备的需要,也是对每个知识青年的考验和锻炼,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具体表现。到目前为止,我们团已经接收哈尔滨一中、五中、十四中、十五中、十六中,还有北京、上海、天津、佳木斯等全国各地知青三千七百多人。今后还将有大批全国各地知青,来到祖国边疆,投入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指导员房照孔还特意说:闫永杰同志分配到班排,帮助杨月民和李秀珍出板报和宣传报道。

欢迎动员会后,大家群情激昂。忘记了三天三夜的行程。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改造祖国山河,建设家园。从那天起,便开始了屯垦戍边的新生活,直至1987年举家调回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