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伍子胥也卖国为何名声比吴三桂好太多

时间:2017-04-07编辑:历史狂流

看来,就连大圣贤庄子,以及作为受害国的楚国大夫屈原,都将伍子胥看作是与比干平起平坐的忠臣,我们这些后人又有什么资格称他为“楚奸”呢?

事实上,即使伍子胥背叛祖国的事情被认定为不忠,也并不会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厌恶。因为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其实把家看的比国重,把孝看的比忠重。中国人是一个家族观念很强的民族,我们现在一般把国放在家前面称“国家”,其实古代通常把家放在国前面称“家国”。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只有家得到保存,才会去顾到国,很少有反过来的。反过来的那是法家,是专制社会的产物,而不是儒家的原意。况且“忠字当头”的思想,也是宋代以后的事,在此之前,特别是秦汉以前,中国的士大夫们并没有那种愚忠的风气。比如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里在讲到伍子胥这一段的时候就评价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意思是:“父亲不是罪有应得而受诛,儿子就可以为他复仇。如果父亲有罪该死,儿子就不可报仇。”所以伍子胥的所作所为,基本还算符合儒家的道德观念。

图:嘉兴伍相祠大殿,殿前匾额四个大字“春秋大义”

所以,宋朝的大儒苏轼在评价伍子胥复仇一事时,表示的是理解与支持:“父不受诛,子复仇,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苏轼《论范蠡、伍子胥、大夫种》

所以,就连苏轼的老对头王安石,也在这方面表现了难得的共识:“予观子胥出死亡逋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吴,折不测之楚,仇执耻雪,名震天下,岂不壮哉!”又说: "烈烈子胥,发节穷逋。遂为册巨,奋不图躯。维忠肆怀,维孝肆孚。(王安石《伍子胥庙记》)

其实,伍子胥此生虽因复仇而多杀孽,内心未必就没有“仁”的一面,不过他的“仁”只会针对自己的恩人、战友与同志,对待仇敌,他是从来不会留情的。世人不知道,在他那如顽石般的坚强外表下,其内心却充满了如水的温情,套一句老掉牙的革命口号:他对待同志就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就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我要说,伍子胥或许的确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仁者,所作所为是个政治家,军事家,但是骨子里却是个江湖豪侠。恩怨分明笃定。可以说他的复仇有多彻底,他的报恩就有多强烈。当楚平王的屠刀落下时,当吴王阖闾重伤而死时,子胥就已经注定陷在了恩怨的轮回中,再也没有了自我。

当年,伍子胥鞭尸复仇后,原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其努力为之奋斗的东西了。可是这些年过来,他发现自己的心有了一个新的归宿,那就是吴国。他毕竟在吴国待了三十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在一个地方当待久了,自然会产生感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吴国的命运,已经和他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国民国民,国若爱民,民必爱国;君臣君臣,君若爱臣,臣必爱君;然也!

所以,对于吴军的这次大败,伍子胥的心中十分痛苦:做为一个主事大臣,对上没能保全君主,对下让子弟们遭到刀兵的伤残,他为此伤心自责,日夜哭泣,世上却没有一人能理解他。

在世人的眼中,伍子胥永远是个铁石心肠的复仇男、白发恶魔。

可是他对这一切似乎一点儿也不在乎,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亲自安葬死者,抚慰伤员,每次面对这些为吴国舍生忘死的战士,他都痛哭流涕,恨不得是自己战死沙场。

正是抱着这满腔的自责之心、感恩之心与同情之心,伍子胥披发明志,日夜练吴水兵于太湖之上,(此地后名练渎在今太湖洞庭西山之下)并在姑苏山下建立“射棚”,训导士兵射箭之法。据《越绝书》记载,在这段时期,伍子胥一连三年,都没有和妻子家人亲近,一心扑在复仇工作上,饿了顾不上吃饭,冷了也顾上多添衣服。姑苏山下、太湖岸边,处处可见伍子胥一袭白衣满头乱发四处奔忙的身影,而他那头昭关下一夜白头的长发,已经从漂亮的银白,慢慢变成了暗淡的苍白。英雄迟暮,岁月无情催人老,伍子胥明白,他老了,精力大不如前,为人民服务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他更要珍惜现在一点一滴的时间,在这个世上,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就这样,在伍子胥的不懈努力下,吴军不但战斗力大大加强,而且在檇李之战中遭受重创的吴国海军陆战队也重新建制,且人数已增至十万之众,真所谓兵强马壮,就等着为阖闾报那一戈之仇了。

中国三千年战争史三百名将全榜单(我想我真的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