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流有哪些

时间:2018-04-28编辑:梓岚

本文来说说中国历史那些主要的对外交流事件:

对外交流事件:张骞通西域

在汉朝,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以及新疆以西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

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出使虽未达到目的,但了解到西域各族的政治、经济、地理、风俗等情况。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许多地区。西域各族政权也派人随汉使到汉朝答谢。从此,汉朝同西域的往来频繁,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农作物如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相继传入内地。内地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西域。汉朝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为富商巨贾,从而吸引了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同时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公元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对外交流事件:甘英出使大秦

秦汉四百年间,北方的匈奴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东汉前期概莫能外。如何消除匈奴的威胁是一件令东汉朝廷头疼的事情。与汉武帝基本相同,东汉明、和二帝对北匈奴的政策也是军事打击。班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往西域,经略三十余年的。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遣副使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途径十余国,往返三万八千多里,“穷临西海”,遥望大秦。甘英虽然没能与罗马进行直接接触,但却是中国人首次到达地中海东岸(现在的希腊附近)。他还了解到从条支南出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到罗马帝国的航线。而且还带回了大量关于中亚、印度、西亚、罗马等地的情报。以这些情报为基础,通商也逐步走向繁荣。166年,大秦王安敦的使者来到后汉拜访,大秦王安敦是当时的罗马皇帝。

对外交流事件: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1980年5月,鉴真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的陪送下,回国“探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且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依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同各国交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有13次之多。此外,唐朝同天竺、新罗、波斯、多罗马帝国、非洲国家都有频繁的交往。

对外交流事件:马可·波罗来华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威尼斯人,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其父、叔经商至中国,奉元世祖命出使罗马教廷。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他随父、叔来元廷复命,由古丝绸之路东行,1275年抵上都。从此侨居中国十七年,所次奉使各地,到过陕西、四川、云南、河南、江浙等行省数十城,又自称曾治理扬州三年。后获准回国,1291年随伊利汗阿鲁浑请婚使者护送伯岳吾氏女阔阔真去波斯,从泉州由海道西行。1295年回到威尼斯。

次年,在参加威尼斯对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居热那亚狱中,讲述其游历东方诸国见闻,同狱鲁思梯切诺笔录成《马可•波罗行纪》。所述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情况,基本属实。1298年获释回家,成为巨富。《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其书流传甚广,被译成多种文字,对后来欧洲人了解东方和中国影响极大。

对外交流事件:郑和下西洋

为了进一步加强明朝同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郑和在回程的路上,因病过逝。这也是当时明朝国力雄厚的表现。民间将他的旅行探险的故事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经济交流。

对外交流事件:利玛窦来到中国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是当之无愧的“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欧洲汉学之父”。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利玛窦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他立足于“交流”而非“传播”。他将包括《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翻译成拉丁文传回意大利出版,使西方国家开始知道中国有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的《中国札记》连同他早年翻译的儒学经典一起,成为欧洲人正面观察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四库全书》编纂者将他编著的《乾坤体义》作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

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外交流事件:马戛尔尼使华

乔治·马戛尔尼(1737-1806),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是英国18世纪一位贤明的政治家、皇家大臣和杰出的外交家。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1793年8月5日,英国使团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受到当时直隶总督的欢迎。9月2日,赴承德避暑山庄晋见乾隆帝,向中国政府代表和珅递交了国书,并同其就礼仪问题发生争执。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其使节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9月14日,乾隆帝正式接见使团,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其提出了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允许英国圣公会教士到中国传教等七项请求,并要求签订正式条约。乾隆帝以无先例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他认为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使团离开北京后,区京杭大运河往杭州等地参观。1794年9月回到英国。

回国后,马戛尔尼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说:“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