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有哪些

时间:2018-02-05编辑:梓岚

农民起义简介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农民起义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秦朝: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朝: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在沛(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前207年2月,破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接着,挥师南下,攻占颍川郡(今河南禹县、许昌一带)。洛阳东部一战失利后,刘邦便放弃夺取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一带)的计划,改变由函谷关西进的企图,乘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牵制秦军主力、关内空虚之机,绕道南阳郡,经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关(今陕西商县西北)入咸阳,迫使子婴投降,灭亡了秦朝。

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绿林起义指中国古代新莽末的农民起义.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组织了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为根据地的武装起义,史称“绿林军”.地皇三年(22年)二王分兵,遂又称被为下江兵和新市兵.次年,义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县(今河南郾城)等地.王莽乃派王寻、王邑率军镇压,但在昆阳之战遭到惨败.义军乘胜攻洛阳、长安.长安被迅速攻占后,王莽被杀。

西汉:赤眉农民起义战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

东汉:黄巾农民起义战争

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推荐阅读:秦汉历史列表

两晋杜弢起义

永嘉年间,巴蜀流民分布在荆、湘之间,屡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荀眺欲以造反罪杀尽流民,流民四、五万家被迫起义反晋,共推蜀中才子,时任晋醴陵令的杜弢为首领。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四月,杜弢起义军攻长沙(今属湖南)。五月,荀眺弃城逃奔广州,被起义军擒获。后伪降于征南将军山简,任广汉太守,击毙率众来攻的湘州郭察,南破零陵(今属湖南)、桂阳(今湖南郴州),东攻武昌(今湖北鄂州),杀晋官吏甚众。

两晋孙恩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两晋卢循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三国两晋历史列表

南北朝赵广起义

宋元嘉九年(432年)七月至次年九月,蜀人赵广等举兵起义反宋失败的作战。

南北朝盖吴起义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至次年八月,卢水胡(匈奴的一支)人盖吴聚众反魏的起义。

南北朝破六韩拔陵起义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魏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起义。

南北朝莫折大提起义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至六年,羌人莫折大提领导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地区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统治的起义。

五年六月,当六镇起义蓬勃发展之时,北魏秦州(治今甘肃天水)人薛珍等聚众起义,擒杀刺史李彦,推羌人莫折大提为帅,大提遂自称秦王。南秦州(治今甘肃成县西)人张长命等杀刺史崔游,响应大提。大提遣将攻克高平(今宁夏固原),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不久,大提卒,其子莫折念生继之,自称天子,置百官,年号天建。七月,魏孝明帝元诩以吏部尚书元修义为西道行台,率诸将讨伐莫折念生。念生遣都督杨伯军攻仇鸠、河池(均在今陕西凤县境)二戍,遭北魏东益州刺史魏子建部将伊祥部反击,受挫。八月,念生遣弟莫折天生率兵下陇地,于陇口(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张家川之间)击败魏都督元志部。九月,魏帝以萧宝寅为西道行台大都督,率渚将征讨莫折念生。

南北朝:杜洛周起义

杜洛周起义,发生在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北魏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人杜洛周聚众反对北魏统治的起义。是年八月,北魏柔玄镇人杜洛周于上谷(今河北怀来)聚众起义,改年号真王。义军攻陷附近郡县。当时,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人高欢、尉景等都响应杜洛周。

南北朝:鲜于修礼、葛荣起义

526年怀朔镇鲜于修礼率众在定州左城起兵,反抗北魏统治, 不久被部将元洪业杀死。葛荣也是鲜于修礼的部将,他不满元洪业的作为,又杀死元洪业,成为义军的统帅。528年带领义军在博野大战中杀死北魏著名大将元融后,自称天子,建国号为齐,此后,吞并了河北杜洛周率领的一支起义军,拥有军兵百万,占据冀、定、沧、殷、瀛等5州。同年他率军围攻相州城 (今河北临漳西南)时,被北魏悍将尔朱荣击溃,葛荣被俘,后押往洛阳处死。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政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南北朝历史列表#p#分页标题#e#

隋朝:瓦岗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荒废朝政,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611年,震动全国、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今滑县瓦岗寨乡一带,有著名的瓦岗寨四十六友,农民大起义就这样暴发了。公元613年,韦城人翟让便带领一支起义军在此举兵兴事,号称瓦岗军。

瓦岗军战果的不断扩大,内部也逐渐出现了分裂,不久,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李密率残部投唐。轰轰烈烈的瓦岗寨农民起义至此失败。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使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

隋朝窦建德起义

隋大业八年(612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在隋末农民起义中,窦建德及其部属刘黑闼率领河北义军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进行的反隋和反唐斗争。

隋唐历史列表

唐朝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

西原是我国古代僮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西原州、领罗和、古林和罗淡三县。州县官由当地原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向唐廷纳质供赋。安史之乱时,唐王朝强行征发岭南地区丁壮,命其自备资粮参与平叛。天宝十五载(756年),由岭南丁壮等组成的唐军,在叶县(今属河南)与安禄山叛军交战,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至岭南,西原人民怨愤不已。遂于至德初(756年),在黄乾曜等领导下,与陆州(治乌雷,今广西合浦西南)等地少数民族联合反唐,队伍达20万人,并建立了政权。

唐朝袁晁起义

唐宝应元年(762年)十月至广德元年(763年,)四月,台州(治临海,今属浙江)人袁晁领导的浙东(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农民起义。

唐朝方清、陈庄起义

唐永泰元年(765年)至次年五月,苏州(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土豪(一说豪士)方清和陈庄领导的农民起义。

唐朝裘甫起义

唐大中十三年(唐宣宗已去世)(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东道的浙东一带,发生了以裘甫为首领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参见唐末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裘甫率义军反唐,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的序幕。

唐朝庞勋起义

庞勋起义,唐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治始安,今广西桂林)戍兵发动的反唐农民起义。唐咸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两千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六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牺牲,起义失败。

唐朝王仙芝起义

王仙芝起义又称王仙芝之乱,是指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人王仙芝领导下发动一场反抗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

唐朝黄巢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 一场空前宏伟壮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它沉重地打 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表现了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的改造作用.同时,起义也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

唐朝阡能起义

唐中和二年(882年)三月,邛州(今四川邛崃)牙官(或言为安仁土豪)阡能因公事误期,逃避唐朝残酷的刑法,聚众发动起义。

唐朝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是北宋初的农民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西)发动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唐朝宋江起义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

宋朝方腊起义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宋朝八字军抗金起义

八字军抗金起义,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金天会五年至十一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太行山区义军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的作战。

宋朝红巾军抗金起义

红巾军,又称作红军,是南宋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武装力量,该事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

宋朝邵兴抗金起义

南宋建炎元年至二年(金天会五年至六年,1127—1128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邵兴于解州(治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率领义军抗击金军的作战。

钟相、杨幺起义

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1130—1135年),在南宋农民起义战争中,湖南义军首领钟相、杨么等率众于洞庭湖地区连年抗击南宋官军围剿的战争。

宋朝魏胜抗金起义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金正隆六年至大定四年,1161—1164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宋忠义军将领魏胜率部据海州(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抗击金军进攻的作战。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城邑防御战的典型战例。

宋朝红袄巾抗金起义

红袄军抗金或称红袄巾抗金起义,金朝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和民族压迫激起山东省中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山东人民被迫走上武装反抗道路。其中规模最大、时问最长的是红袄军起义。红袄军起义爆发于金大安三年(1211),红袄军大本营设在马亓山。

元朝元末农民起义

元末农民起义又元末民变、元末农民战争,是十四世纪中叶爆发的一次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这次农民战争规模之大、历时之久是空前。

元末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贵族抢占土地,而中原连年灾荒,更使得百姓破产流亡,无计为生。

当时,黄河泛滥,给沿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些灾民中普遍流行着一个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征发15万人修治黄河,并派兵2万沿河镇压。监督修河的官吏贪污作弊,克扣民工“食钱”,致使民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便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起义,义军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

宋元历史列表

明朝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

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顺五年(1461年)正月,贵州、湖广以苗族、布衣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为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和苛刻剥削而举行的大规模武装起义。

明朝刘六刘七起义

刘六刘七起义又称刘六刘七民变是指明中叶爆发于明朝北直隶(今河北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刘六和刘七最初是劫富济贫,被称为“响马盗”,他们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起义前后持续三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等广大地区,所过之处,深得人民拥护。两支起义军之间缺少密切配合,长期流动作战,被明军各个击破而失败。

明朝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李自成之乱、张献忠之乱、等,爆发于明末天启和崇祯年间乃至清初的一场农民战争。

清朝古州苗民起义

古州苗民起义指的是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古州(治今贵州榕江县)苗民在包利领导下,反抗朝廷剥削压迫的武装起义。

清朝白莲教起义

川楚白莲教乱(1796年—1804年),又称为川楚教乱、白莲教起义或川楚白莲教起事。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清政府的事件。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天理教暴动

天理教之乱是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林清、李文成领导豫东、京畿天理教的武装暴动。天理教武装暴动虽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动,但因以“杀害官兵,以应劫数”及“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号来作动员,群众基础不广泛,不牢固,缺乏斗争准备,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加以交战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失败在所难免。此次暴动以不足百人之京畿低层劳动群众,竟敢冒险“直犯禁阙”,试图夺权,确如嘉庆帝在《遇变罪己诏》中所说,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清朝捻军起义

十九世纪中叶,在广阔的淮北大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

清朝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