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庐州曾经是合肥人的大粮仓

时间:2017-04-12编辑:梓岚

古庐州的圩田面积广大,而东大圩更是合肥最富裕的圩区之一。民谚云:“大圩收一年,合肥吃一年”,“大圩一年丰,庐州三年足”。

著名的巢湖研究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宁业高先生翻开《宋史·叶衡传》对我说,这上面是可以查到的关于合肥圩田的最早文字记载:“合肥濒湖圩田四十里,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

从之。”那个时期,江淮之间为宋金争夺之地,战争频繁,人民大量流散,土地荒芜,地方官和朝廷都鼓励流亡的老百姓耕种,并建设官圩租赁给农民。当时,合肥有36官圩,佃民600户,1000余丁。

到了元、明、清时期,巢湖西北沿岸南淝河、丰乐河下游一带,军屯、民垦圩田不断扩大。《嘉庆·合肥县志》不仅记载了合肥县85个圩的名称,连方位和官屯民田亩数,都十分详细明确。

古庐州的圩田性质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官办;第二种是乡绅地主所有;还有一种为民众合办。属于官办的,由官府设置管理机构,募民耕种,称为官圩;属于乡绅地主的,他们主要聚集流民或无地农民耕种;属于民众合办的,大都是一些小圩,或是寓居流民,或是租种给部分时间务农的渔民。

合肥的圩田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三国时期,曹魏军队在这一带军垦。宋朝和明朝两代,庐州古圩空前扩大。至清咸丰年间以后,大片的河段淤积成滩,从而被围垦成圩田由一线扩展成一片。

合肥东大圩的圩田形成相对要晚一些,清康熙年间始有建圩围田活动。1892年时,东大圩修建了一座隍城庙。根据碑文记载,大规模的建圩活动开始于1740年,1750年农历六月初六建成,前后历时十数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东大圩镇历史上就是合肥的鱼米之乡,现在已经是著名的葡萄产区和大棚蔬菜基地。

这里紧邻合肥,只有16公里。解放前一直属于合肥县南乡,解放初期的时候一度划归肥西县管辖。1958年成立合巢人民公社,l961年12月一分为二,与晓星人民公社分开,成立大圩乡人民公社。l969年4月由原东方红、大圩2个公社合并,l970年l2月改为东方红公社。1971年4月又分为晓星、大圩两个公社。1978年5月晓星、大圩两个公社划归合肥市郊区,东大圩才算是重新回到了合肥的怀抱。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基地,如今的东大圩可以说是一年的收成抵得上过去的好多年。

在东大圩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自称是江西“老表”的后人,有的甚至拿出家里的族谱,信誓旦旦地诉说起当年先民是如何一步步从瓦屑坝,艰难地来到这里谋生的。

关于老合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江西瓦屑坝,可从他们过春节时贴同样的对联看出端倪:江右家声远,淮南世泽长。清魏禧《日录·杂说》里云:“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所以江右就是江西的别称;而庐州居淮河之南,这里说的就是他们的祖先从江西迁来合肥的故事。

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王朝时,针对年年战乱造成的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局面,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因战乱、灾荒人口锐减的地区进行大移民。南方主要定向“湖广填四川,江西补江淮”。

建设东大圩初期,先民们在湿地周边筑墩为家,形成了后来的沈墩、张墩、余墩、姚墩、程墩等十三墩村落。每个村落划分开耕土地的范围,他们水来打鱼,水退做田。后来,先民们以墩为点,连点为线,形成了今天村落之间道路的基础。

东大圩建成之时,圩区总面积23.5平方公里,23000亩耕地,圩堤总长24公里,是为合肥各圩口之首。上新埂、下新埂两条大堤将东大圩分为上、中、下三圩。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圩7400人,中圩6300人,下圩5900人。

从东大圩走出去的沈晖先生,曾经撰文介绍了他的祖先也是洪武年间来到合肥的。因为大规模的战乱,豫、鲁、皖一带居民十亡八九,村庄十室九空,歌谣唱道:“春燕归来无栖地,赤地千里无人烟。”朝廷规定,家有男丁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迁往江淮人烟稀少地区。

几百年过去了,许多人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一代一代辛勤耕耘,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已经成了优质大米的产地,除了合肥城区百姓消费外,还运往南京、上海等周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