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清朝宦官的跋扈:太监肇事庆和园

时间:2017-08-04编辑:历史狂流

光绪帝严旨追查

案情审明,由都察院的巡视中城给事中桂年递上一本 奏章,向朝廷详细禀报,强调太监们滋事行凶,“势甚凶 狂”,请求饬交刑部按律惩办,“冀可少挽习风”。正式的奏 折后面另附一片,详录了康熙、道光时的有关谕旨,建议 从严判处。

光绪帝当时亲政不久,正苦于政治的腐败,意欲变法 图强。他见了桂年的奏折,勃然大怒,于四月二十二 H发 下一道谕旨:“太监等胆敢拒伤勇丁,并将队长赵云起砍伤 毙命,必应从严惩办!所有拿获之太监李接材、张受山、 阎葆维、范连源、陈禾钰,民人毕汶碌等六名,著交刑部 严行审讯,按律定拟;并究明在逃余党,一并饬拿,务获 究办。”又强调刑部应“遵照康熙年间谕旨,从严定议具奏!”

圣旨传下,刑部遵命,立即接收全部人犯及凶器等证 物,由刑部汉族领班尚书薛允升主持审讯。他首先行文内 务府,请将李来喜等三名太监交出一并审讯。不料内务府 回复说均已逃走,弋获无期”。他明知罪犯被保护起 来,但保护地是皇宫禁城,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

刑部审理在押各犯,又邀同大理寺、都察院会审,案 情昭然,历历如绘五月二十四日,三法司联衔具奏,拟 将李菸材、张受山“斩立决”,立刻正法;范连源、阎葆维 “绞监候,秋后处决”;毕汶碌、陈禾钰发配“极边足四千 里,到配后监禁十年。”

李莲英乞恩奏效

三法司本是依据光绪帝严旨定拟的,估计毫无疑义, 便事先在菜市口搭好席棚,布置法场,只待硃笔一挥,即 刻开刀问斩。消息透露出去,道路传闻,人人称快;男女 老幼络绎不绝齐集菜市口,肩摩趾错,何止万人!

但是,时近正午,紫禁城中毫无音响。刑部大员知道 出了枝节,骑虎难下,无奈只得将一名械斗犯赵老推出斩 首,草草了事。这出偷梁换柱的怪戏,弄得工商士庶莫名 其妙,议论纷纭。

原来,太监行凶被捕严办,触痛了慈禧太后的“猴崽 子”、奴才群中的“人总管”李莲英。他以为这样一来会大 扫他的威风,便马上派人在朝廷大员中四下活动,请托求 情;同时在西太后跟前花言巧语,’为之乞恩。西太后专断 擅权,视法律为儿戏,便从中干预。“老佛爷”出面阻挠, 光绪帝怎敢违抗,只好把三法司的奏折压下不批,将有关 文件“恭呈慈览”。

薛尚书抗命丢官

犯罪的太监要杀要留,在慈禧看来易如反掌,无奈坚 持从严处理的大员们援引康熙、道光的渝旨为据,“祖制” 是不能公然废弃的,西太后好不为难。最后,挖空心思, 找出了一条道光时颁布的“伤人致死,按律问拟”的律例, 不管相干不相干,用它为借口,谕令刑部从轻议奏。

刑部尚书薛允升见朝廷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心中老 大不快;加上群情激忿,民怨沸腾,弄得他心神不宁。这 时,李莲英又说动一些要员登门拜访,软硬兼施:劝他通 权达变,改弦易辙。但薛尚书毕竟是个正直廉明的官吏, 终决定上书陈言,据理力争。他亲笔缮写奏折说:太监 拒捕行凶,不是谋故斗杀,不应援用“伤人致死,按律问

拟”的律例;又说,此次从严定罪,本是奉旨而行,不能 “置初奉谕旨于不顾”;最后声明“立法本以惩恶”,如朝廷 果真要肃清左右,裁处不法,就应批准三法司原奏;如果 要“法外施仁”,那爱怎么办都行,“臣等非敢定拟也”!

这一通奏章,振振有词,锋芒毕露,慈禧心中不满又不便出口。最后,只得同意处斩杀死赵云起的太监张受 山,但把李莅材改处“斩监候”,到了秋后,又降旨“列入缓决”,从轻发落了。其他罪犯,虽被流放,却都保住了 性命。

这一件轰动一时的大案表面上就此了结,实际并未结 束。慈禧太后和李莲英把薛允升视为钉刺,必欲拔除而后 快。他们先授意都察院的御史参劾薛允升“贪赃枉法”,吏 部一查,全属子虚。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以薛允升在天津的侄子薛济有不法行为,他本人“不知避嫌”为借口,将 他“降三级调用”,派到宗人府去当一个小小的府丞;连他 儿子、担任内阁侍读的薛浚也受株连,“罚俸九个月”。第二年,薛允升干脆以“养病”为名,收拾行囊,携带家小, 回陝西长安老家赋闲去了。


上一节:清朝禁烟与太监吸食鸦片事件

下一节:崔玉贵:推珍妃入井的慈禧贴身太监

返回上一级>>>太监轶闻:清代宫廷的皇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