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300万字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时间:2016-12-08编辑:梓岚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它是我国古代记录历朝历代发展史的一部鸿篇巨制。而与其同名的还有一部《资治通鉴》,他体现了宋朝经济文化方面的繁荣稳定。

《资治通鉴》的主持者是司马光,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人一辈子大概就干过3件事儿——砸缸救人、反对王安石改革、主编《资治通鉴》。

刚开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个人行为”。后来,皇帝看到了,觉得不错,决定把事情搞大,于是组建编写班子,并拨款支持。结果,司马迁的个人写作升级为皇帝支持的“组织行为”。有人有钱有条件了,书的体量就上来了,编写时间也够长——前后共19年。顺便说一句,这还没算上之前司马光个人为编纂这部史书做准备工作的时间。

《资治通鉴》修成后,司马光在洛阳留下的草稿堆满了2个大屋子。黄庭坚等人由于负责校订并出版,曾到屋子见过这些草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尽管只是草稿,但字迹笔笔工整,竟没有一个草字!态度如此认真,这部史书怎么可能写得不好?正如曾国藩所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

司马迁的《史记》树立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后人难以超越。后世史书能与《史记》并称的,大概也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了,所谓“史学两司马”是也。

“史学两司马”之司马迁

对历史稍有涉猎都知道,《资治通鉴》是史书中的佼佼者,却不在24史之列。

这是为何?

这个问题得问乾隆爷,因为24史是他钦定的,《资治通鉴》没有入选。有人说这是由于《资治通鉴》是“通史”,而入选24史的基本是“断代史”,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