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解读:“魑魅魍魉”的含义

时间:2017-03-07编辑:梓岚

魑魅魍魉: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所以就被用来作为鬼的代名词,《文选·张衡》:“魑魅魍魉,莫能逢旃。”

民间传说中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一个自诩“中国通”的洋人在城墙上挂出一支上联,挑战似地征对:“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面对侵略者的挑衅,有位中国百姓不顾生命危险,挺身应对:“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合手共拿。”

这个故事说到底也不过是民众的“抗日神剧”,抒发一下淤积在自己心中的民族义愤,另外还有俄国人版、纪晓岚版、李鸿章版、日本人版等等,不过魑魅魍魉是四小鬼的说法还可以上溯到明朝,明末清初褚人获的笔记小说《坚瓠集》中就有出现了这个故事:

唐状元皋。出使朝鲜。其主出对。命属云。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守之对云。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朝鲜主骇服。

唐皋是正德朝的状元,曾经真的出使过朝鲜,不过这种对对联的口舌之争不会出现在真正的外交场合上,就算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唐皋要面临的场合肯定比没当过外交使节的民间文人想象地要复杂得多,这种事情有可能会发生,不过肯定不是这种场面,而且这个故事也还是抄来的,因为它早于的明朝笔记小说《宦游纪闻》就已经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而且对联龙傲天的主角还换成了神童:

安南国遣使来献朝命程篁墩先生父程某作馆伴。使出一对求对:“琵琶琴瑟八大王一般头脑。”程命其子篁墩先生敏政对时年才数龄对云:“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使惊异自是朝贡不绝矣。

这个故事里记载得更为详细,程篁墩就是程繁政,小时候就很出名,是人尽皆知的神童。故事也是扬我中华国威、一争口舌之快的类型,不过挑战者从日本变成了安南,因为这个故事记录的是程篁墩小时候,也就是神童时期的故事,这时正好是明宣宗时期,明宣宗可不是什么蟋蟀皇帝,在明朝皇帝中他算得上是颇有作为,不过因为不擅长军事,加之之前明成祖对安南征伐,造成国力消耗,于是决定从安南撤军,而明朝对安南的征讨也可以说是失败了,现实中的失败,还是需要从嘴上讨便宜,民间自然就编出了趾高气扬的安南使臣被大明帝国一个小小孩童反唇相讥的故事来自我安慰。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魑魅魍魉已经被民间视为专门名目的四只小鬼,那这四只小鬼到底是什么鬼呢?这些小鬼长什么样呢?发明这个概念的明朝人也不知道,你看,他们都专门用这些词来骂人,四只小鬼自然就是魑、魅、魍、魉这四种咯,其实呢,这就是明朝人望文生义搞出来的讹误,之前我们讲过龙生九子也是明朝人发明的概念,这里的魑魅魍魉四小鬼也是明朝看错了书,发明出来的概念,魑魅魍魉这个词应该是魑、魅和魍魉三种看似不同的精怪组成的,这种说法当然是出自古代的笔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