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揭秘古人的避讳

时间:2017-08-01编辑:梓岚

古时候有个叫贾良臣的人,特别忌讳家里人说他的名字。他的儿子非常听话。 一天,他的儿子在读《孟子》,当读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就大声 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贾良臣听罢差点晕过去。这里只是讲了 一个笑话,在古代这样的笑话很多,如"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讲的也是 古人避讳的笑话。那么,中国古人的避讳真的像笑话里讲的那样吗?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避讳”作为其宗法制度、卑尊贵贱等级观念 的产物,它的影响是很大的。避讳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古人必须遵守的原则,具体 说来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文书往来中,遇上当代帝王、圣人或本人祖上的 名字,都必须要回避。也就是不能直接称呼皇帝、圣人或尊长的名字,否则就要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甚至被杀头,这就是避讳。

关于避讳习俗的起始时间,有三种意见。一为起于夏商时期,钱希言 《戏瑕》 载案《山海经》有夏后开,盖讳启名也。讳所由始矣。”二为始于周代,《荣斋随笔》载帝王讳名,自周世始有此制。”三为始于春秋时期,《公羊传•闽公元年》有曰: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提出了封建宗法社会中避讳的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避讳制度和体系。凡违反这一制度的要受到惩罚。《唐律疏议》规定,故意犯讳为“大不敬”,即“十恶不赦”之罪^宋代为避讳鼎盛时期。元代时有所降温,清代又将它推到了极致。宋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如有失讳就会被申斥黜落,断送前途;清代禁忌更为广泛,常以犯忌为由,大兴“文字狱'因此“避讳”之礼发展到了登烽造极的地步。

古人避讳的办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空字、缺笔、改字、改读和换说五种方法。由 于避讳的需要,在古代的书箱中有许多的人名、地名、官名被无理的改变,给我们 的历史研究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同时避讳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又具有其鲜明的时 代特征,有助于我们判断史料的时代,确定古籍的真伪。


下一节:古代谥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返回首页>>>中国古代历史未解之谜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