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天文研究之最

时间:2018-01-13编辑:历史狂流

最早的风向计

公元132年,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候风仪,又叫做“相风铜鸟' 这种仪器制作简单,即在空旷的地上立一根5丈髙的长竿,竿上装一只可以转动的铜鸟。

人们可以根据铜鸟随风转动的方向,知道是什么风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

西方国家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是在12世纪才开始有的,比张衡的"相风铜鸟”晚了大约1000年。

最早的天文钟

北宋哲宗元佑十一年0097年),吏部尚书兼侍读学士苏颂和吏部会史韩公廉等人在开封研制成一种大型仪器设备“水运仪象台”’能用多种形式现测天体的运行。

“水运仪象台”是一部复杂的机械装置,整个机械系统是利用漏壶流水来作为动力,使仪器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行保持一致口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运动,从而达到既能演示天象,又能以多种形式计时、报时。

欧洲人把这种仪器称为"天文钟”。这是中国最早的“天文钟”,后世的钟表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中国唐代的天文学家张遂和梁令瓒,对东汉张衡创造的水运浑天仪加以改进。

改进后的水运浑天仪上具列二十人星宿,注水转动轮转,每昼夜自转一周,反映出日、月运行的周期口这是一架天文仪器,但在仪器上安装了两个木人,一个每刻击鼓,一个每辰敲钟,按时自动敲击,使得这架天文仪器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现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架水运浑天仪的模型。

第一台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

渾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它们是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

浑仪模仿囱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犹如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

浑仪的历史悠久,最早有详细结构记载的是东晋史官丞南阳孔挺在公元323年所造的两重环铜浑仪,这架仪器是由六合仪和四游仪组成。

最早的纪日方法

中国最早的纪日方法是源于商朝的干支纪日法,它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

其中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它用干支相匹配的60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60天为1周,循环记录。

它对于中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我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最早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河南省安阳的人们,正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正常活动,可是一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人们仰望天空,只见光芒四射的太阳,突然产生了缺口,光色也黯淡下来。

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后,却又开始复原了。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它刻在一片甲骨文上。

我国古代对日食的观察,保持了记录的连续性在《春秋》这本编年史中,就记载了由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从公元3世纪开始对于日食的记录,更是一直延续到近代,时间长达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口它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周公庙内。登封是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这里山水环抱,风景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