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老北京怎么过春节的

时间:2018-02-10编辑:梓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也是各种民俗活动最丰富的节日。全国各地的春节风俗都不同,那么大家知道北京怎么过年的吗?不知道耶没事,本文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传统老北京是怎么过春节的。老北京过春节有哪些特色。

羊肉腊八粥、书春摊和年画摊

按旧俗,一进腊月就开始忙碌着准备过春节了。正如老北京俗谚所云:“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老北京的春节是由腊八拉开序幕的。如今,在北京依旧保留着泡腊八蒜、熬腊八粥的习惯,也有人保留了到寺庙进香拜佛的习俗。但是,北京地区的腊八粥中,曾经的羊肉腊八粥则消逝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喝的或用来敬神的腊八粥,理应是素的,不会有油腥的。然而,在藏传佛教的雍和宫,旧日确有用羊肉腊八粥敬佛的。腊八是佛祖成道日,因此雍和宫将每年腊八熬粥视为寺庙的重要事项之一,他们除了在这一天给平民百姓舍粥外,还要熬给皇帝皇后、王公大臣和礼佛敬佛的粥。

在诸多种粥中,羊肉腊八粥属上等粥品,普通民众在雍和宫里是喝不到的。藏传佛教的喇嘛大多来自蒙藏牧区,平时以肉为主食,羊肉不是忌品,故而就有了羊肉腊八粥。除雍和宫外,诸如黄寺、黑寺、隆福寺、护国寺等藏传佛教寺院,也有熬制羊肉腊八粥的习惯。腊八食粥原是宗教习俗,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民俗。据说,在清代,北京一些大户人家也有熬羊肉腊八粥的习俗,不过清末就消逝了,但羊肉腊八粥成为了轶事留了下来。

过了腊八之后,各种民俗节目轮番上演,但有些民俗逐渐消逝,像“书春摊”在北京就永远看不到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贴挂春联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但是今天的春联大多是印刷品,很少有书写的,昔日的“书春摊”的消失是很自然的。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楹联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虽然有节令色彩,但是营造的“白雪映红联”气氛,令年味大增。至于经营“书春摊”者并非全是什么文人墨客,大多是破落文人乃至毛笔字写得好的中小学生。在那个年代,有些中小学生还会因在腊月写春联而得到“润笔”,有了压岁钱,又有了读书学费而成为佳话。

“书春摊”消失的同时,摆摊卖年画的也见不到了。挂年画是春节前必不可少的程序,《京都风俗志》称:“五色新鲜,千张弦目,则卖画者。”当年,无论家境穷富,在年前都要更换挂了一年的年画,年画的销售量是很大的。我国年画的种类很多,北京地区年画摊所卖的年画以天津杨柳青为主,山东潍坊为辅。

由于有大运河,在清中季以前,年画摊还会有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年画的风格虽南北有异,但内容均为人们喜闻乐见,如胖娃娃、仕女、戏曲、历史典故等等。民国之后出现的“月份牌画”有些与年画有相同内容,但属商业广告,不可混为一谈。

年画摊是季节性经营,一般设在年前的庙会上,农村则设在年前的大集上。卖画者略识文墨,他们会编上一套词儿将画的内容吆喝出来,不厌其烦地将一张张画倒来倒去吸引顾客。卖年画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里,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在光天化日下叫卖,足见其辛苦程度。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习俗也有所不同,现今,在城里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去买年画,连挂历都无人问津,年画摊退出历史舞台就不足为奇了。在《春明采风志》中,所列举的几十种各色“年货”在今天已没有了踪影,成为了回忆,如卖佛花的、卖升官图的、卖玻璃喇叭的、卖江米人的等等就成了永久的往事。

躲债、说官话

民俗中有良俗和恶俗之分,春节的民俗也如此。像旧日民俗中的躲债、说官话等,如今的消逝则是民之大幸,不会有多少人去怀念它。

昔日人与人交往及商家买卖来往,靠的不是契约精神,而是道德、良心。在经济不宽裕的年代,像购物赊账的事很普遍,朋友间的互助拆借也不少。那时有不成文的规矩,旧账要在年前结清,对于手头拮据、经营亏损或资金运转不畅的人而言,在年前结账可谓雪上加霜。民谚中有“报信儿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就体现着欠账人的忐忑心情。对于困苦的人而言,过年是“年关”难过的关。

不过,那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辞岁的鞭炮声中吃完除夕的饺子,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债主与欠债人见面只说拜年贺年的吉祥话,不提债务的事,因为谁也不愿意在新年里成为“讨债鬼”或“欠债鬼”。好在那个年代人们恪守诚信为本的理念,赖账或不认账的事和人不多,过了正月十五后再议欠账还钱的事,最终以妥善解决了事。

由于有这种特殊的民俗,春节前“手提灯笼齐讨账,大家收拾过新年”成为旧京街景之一。有些无处躲藏的欠债人,往往会聚在天桥的一家小茶馆里等着辞岁。因大家“同病相怜”,都是“天涯沦落人”,在茶馆里有共同语言。如果有哪个不知趣的讨债人闯进这家茶馆遇见欠债人,不但讨不到债,可能还会被轰出去。小茶馆是不卖饭食的,唯独除夕这天晚上会给大家吃辞岁的饺子,躲债人吃着饺子,体会着人间冷暖,酸甜苦辣全忘了,天一亮各奔东西,总算度过了年关。

在昔日的年俗中,商家除夕晚上的“说官话”被视为“鸿门宴”或“最后的晚餐”。在这一天,商铺关门之后,店东店伙在一起吃饭主要是吃包子。如果店主在饭前向店伙们道辛苦、敬酒,表示一年中经营不错,明年再接再厉,店伙们会放下心来;如果店主大诉其苦,说来说去都是客气的官话,让大家另攀高枝,则表示店开不下去了,除夕的夜宴就成了“散伙饭”。至于那天吃包子有“肉包子打狗——不回头”的意思。店铺商号的“除夕宴”有的让人吃得热泪纵横,也有的让人心如绞痛,有苦难言。而这种习俗是令人讨厌的。故而,商家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掌柜的说官话”之说。

天地桌、接神、祭祖和踩岁

自古至今,除夕是最热闹和有趣的,所谓“年味”在这一天表现得最充分。而在消逝的民俗中,除夕可能最多,留在今天大概只剩下守岁、吃团圆饭、发放压岁钱几项。北京历史上的“除夕天地桌”、“接神”、“祭祖”、“踩岁”、“压岁”等等则消失殆尽。

除夕天地桌,在《燕京岁时记》中有所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这种年俗仅限于大户人家,平民百姓涉及极少,它的消逝不会留下遗憾,作为历史上的民俗现象,让人们了解一下也是有意思的。

所谓“接神”,在今天说起来也很有趣,在《京都风俗志》中有“除夕,夜静更深,则爆竹之声渐起,是即接神者。而升平之世,于斯可见其概也”的记述。看来,接神只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象征,宗教的内容并不多,只是人们在新年来临之际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因为“接神以后,即为新年”。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春节期间最能体现孝道的莫过于除夕的“祭祖”活动。所谓“祭祖”,形式很简单,就是家人排辈分依次向逝去的祖宗影像或牌位烧香叩头。在祭祀的供桌上要摆上供品,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蜜供。《光绪顺天府志》中就有记载:“蜜供,用面切细方条,长寸许,以蜜煎之,每岁暮祀神祭祖,用充供果。”老北京用来祭祖上供的蜜供,垒成宝塔形,上面还插“供花”,看起来十分庄重。

1949年后,祭祖的风俗在城里渐渐消逝,至少在北京四九城见不到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保留着,尤其是那些聚集同姓人多且又有家庙或祠堂的地区,每年除夕祭祖是很隆重的活动。祭祖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不忘先祖的表现。令人欣喜的是,近年在北京城里见不到的祭祖活动,在其他地区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只是时间、地点有了变化,而且有些由“家祭”改为“公祭”,祭祀的对象不是自家祖先,而是炎、黄二帝等。

在春节消逝的民俗中,还有“踩岁”。所谓踩岁是“除夕自户庭至街门,行处,遍撒芝麻秸,踏之有声,谓之‘踩岁’”。当然,踩岁并非只是好玩,而是人们希望自家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天天红火,而且又有辟邪的含义,因为古人认为岁与秽、祟同音,将坏的东西踩在脚下自然天下大吉。现今,城里人因居住环境变化,又无芝麻秸可买,没有人再去“踩岁”了,使年味减少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