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茌平历史古迹有多少?

时间:2017-02-10编辑:历史狂流

茌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中国圆铃大枣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大课题,将>黄河下游起源的重点放在了茌平县。

1.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50米处,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练兵于此,故名教场铺。1973年以来,聊城地区文化文物工作者多次到此调查,从采集到的石器、蚌器、陶器等遗物断定,此处为龙山至商周、汉代文化遗址。1994年,省、地区、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勘探,确认为一大型龙山文化遗址。2000年5月-9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进行了联合勘探发掘。探出城址平面呈东西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夯土特征有:西半部10余米用生面沙土筑城,土质纯净,较松散;东半部为黑色细花夯土,土质坚硬。城内有东西两个并立的夯筑台址,东台东面约100米,南北160米;西台东西800米,南北160米。两台间隔70米。在台基上勘探方3座,发掘面积75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时期房址4个,房址为圆形平地建筑,直径3.1米,基槽宽0.4米,墙厚0.2米,门东向,宽0.5米,有土筑门框,经专家考证,该城为研究中华5千年文明史起源提供了第一手事物资料,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房屋建筑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发展的进程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2.台子高遗址

茌平历史古迹有多少?

台子高遗址,又名牡丘遗址。《一统志》记载:"春秋僖公十五年,公会齐侯、宋侯、陈侯、魏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遗址位于茌平县杜郎口镇台子高村西南200米处,为隆起高地,高出地面2米,四周围平地,东西长64米,南北宽56米,面积3584平方米。1970年秋,聊城地区文化局组织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整个遗址保护完好,文化层厚7米,内涵丰富,发现的石器有斧、簇、矛,陶器有鼎、鬶、陶、罐、盆等共100多件。陶器饰纹多见绳纹、蓝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1977年12月,被列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仲连祠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冯官屯镇望鲁店东村。鲁仲连,冯官屯镇望鲁店村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善为人排忧解难,不为仕途金钱所动。据记载,原鲁仲连祠建于清代,始建年份不详,因年久失修而毁。20世纪80年代,村民要求重修,乡村自筹部分资金,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茌平县政府拨款扶持,1993年4月动工修建。修建后的鲁仲连纪念祠为5间仿古建筑,砖木结构,青砖琉璃筒瓦,大殿正中有鲁仲连泥塑像,大门上层为魁星阁。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田纪云题写祠匾,魁星阁由著名书画家、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黄胄题写。国防部原部长耿飚,文化部原代部长贺敬之,司法部原部长邹瑜,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原副局长孙铁青,外交部原副部长宫达非,海军原政委李耀文及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柳青、张虎等为鲁仲连纪念祠题词。

4.博平鼓楼

博平古楼始建于宋代,乾隆年间重修。楼身由四根红色合抱大木柱擎起,上下两层,斗拱飞檐。全楼典雅清丽、朴实端庄,风格独特、建筑精巧,比聊城光岳楼还早300多年,成为博平的标志性建筑。可惜古楼在"文革"初期被毁。

为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博平镇党委、政府决定加快人文景观的修复和建设:重建博平古楼,继而开发仿古一条街,建设仰山书院、南莲池公园等,着力打造"水韵古风、魅力博平"新形象。由社会各界捐资兴建的博平古楼,历时一年于2008年5月18日竣工。

5.淳于先生碑

旧县志载,淳于髡(kūn)墓位于茌平镇(现振兴街道)小刘庄, 是茌平八景之一,名为"髡林夕照"。淳于髡墓始于何时,无考。康熙55年知县陈吴琰亲题《淳于先生碑》,重修其墓并植以松柏。

淳于髡,春秋时齐国人。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与梁惠王语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 髡辞谢之,送以车驾、束锦加璧、黄金百镒而不受;终身不仕。

6.明代石桥

明代石桥位于茌平县韩屯乡王桥村西南,横跨在东西流向的徒骇河上。在石桥西面每孔拱顶上都有一龙头,中间龙头为开口状,左右龙头为闭口状。石桥东面每一拱顶都有一龙尾,象征五条巨龙俯卧在徒骇河上。据考察,此石桥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公元1573-1620年),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石桥与河北赵州桥建筑风格极为相似。由于年久失修,该桥于2008年7月被大水冲毁。

7.古琉璃井

古琉璃井位于博平邓桥村,人称"八角琉璃井"。一般井的井壁是用砖砌成的,而琉璃井的井壁却烧炼成一个整体,井壁如同唐三彩般光亮耀眼。

8.重 丘

重丘即今山东茌平县广平乡驻地。春秋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诸侯会盟于重丘。康熙五十六年茌平知县陈吴琰,书"重丘"碑立于该地,于碑右端说明"春秋会盟地,茌平古迹之首,郡志误入聊城云跨茌平界,而茌平失载,故正之。"

9.太平桥

1853年,太平军北伐失败,地宫王丞相李开芳率太平军600余人撤退至冯官屯镇,准备补充粮草,继续南撤。僧格林沁水淹冯官屯,太平军面临大水围困、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况,李开芳决定诈降,即太平军一批一批投降将来作为内应,待全部人马出去后,立即举兵向清军开战,但诈降计被僧格林沁识破,清军将太平军一个个点名造册、缴械捆绑、押至冯官屯西北范庄村东的一个大坑即"万人坑"全部杀。李开芳被解至北京杀害。

为纪念太平军与清军作战的英勇事迹,后人在太平军"出降"的寨口处修了一座桥,名"太平桥"。并在桥西立"太平桥碑"一座。此桥经冯官屯镇政府维修。

10.张家楼革命烈士纪念碑

张家楼抗日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广平乡张家楼村。抗日战争时期,村四周曾筑阔7~8米,高约7米左右的土墙,围墙外有鹿砦和壕沟,有115人组成的民兵钢枪队。1944年12月6日晨,日伪军近千人围攻张家楼村,被击退,死伤250余人。

翌年2月16日,日军又纠集1200多人,二次侵犯张家楼村,战斗持续三天,北门被大炮轰开,全村有333人牺牲,271人负伤,房屋全部烧毁。该村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