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辛弃疾的词被称为“词中之龙”的原因
    辛弃疾的词被称为“词中之龙”的原因

    辛弃疾出生在官宦世家,从他的高祖开始世代为官。辛弃疾的父亲早亡,祖父辛赞将他抚养长大。辛弃疾出生时,距离“靖康之变”已经过去了十三年。那时候北方已被金国占领,辛弃疾的祖父迫不得已在金国为官,但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宋人身份。辛弃疾从小就接受祖父的爱国主义教育,再加上他时常亲眼目睹金人对宋人的残暴统治,所以小小年纪的辛弃疾就已经立志要收复中原。就在辛 ...

  • 辛弃疾为何要哭祭朱熹
    辛弃疾为何要哭祭朱熹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将领,文武双全之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与朱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边的聊两个人其实也有交集,朱熹去世时他前往哭祭,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悼词。辛弃疾和朱熹是何关系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 ...

  • 辛弃疾故事之鹅湖之会
    辛弃疾故事之鹅湖之会

    名士相会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 ...

  • 辛弃疾故事之义斩义端
    辛弃疾故事之义斩义端

    义斩义端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支队伍是山东境内揭竿起义的一支队伍,领头的耿京是一位农民出身的济南人。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但耿京对这个前来投军的秀才并没有过多的青睐,只命他做了一名无足轻重的文官,掌管文书和帅印。在此年中 ...

  • 辛弃疾:壮志未酬,临终大呼杀贼
    辛弃疾:壮志未酬,临终大呼杀贼

    壮志未酬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后,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 ...

  • 辛弃疾:人生起落,仕途艰难
    辛弃疾:人生起落,仕途艰难

    人生起落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淳熙八年(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并且他也意 ...

  • 辛弃疾的仕途之路
    辛弃疾的仕途之路

    辛弃疾步入仕途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

  • 辛弃疾:壮志难酬,寄寓于词作
    辛弃疾:壮志难酬,寄寓于词作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 ...

  • 辛弃疾1162剧情演员角色介绍
    辛弃疾1162剧情演员角色介绍

    《辛弃疾1162》是由浙江美视众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制作出品,张哲执导,谢苗、南笙、郑文森、颜世魁主演的历史英雄史诗电影。该片讲述了辛弃疾心怀收复故土、一统山河的伟大抱负,从率乡亲起义到投靠起义军,从一介书生到驰骋疆场的将军,始终坚持报国信念、家国情怀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1月2日在爱奇艺上线。《辛弃疾1162》剧情1161年,大宋国土幅 ...

  • 《青玉案 元夕》诗词赏析
    《青玉案 元夕》诗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整体赏析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 ...

  • 《青玉案 元夕》的创作背景及名家点评
    《青玉案 元夕》的创作背景及名家点评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诗词赏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 ...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创作背景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创作背景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 ...

  • 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赏析
    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赏析

    《兰陵王·恨之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因梦而作,开首两句总摄题旨,接着叙述五事:上片咏苌弘和郑人缓的故事,中片用望夫妇和启母的典故,下片归到梦中的张难敌本事。虽人事不同,但怨愤的情感相同,最后点醒一个“梦”字以自我开解。全篇以赋体入词,塑造了张难敌的不屈形象,借以抒发胸中激愤不平之情,体现了一种诡异荒诞的风格。《兰陵王》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 ...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诗词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诗词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 ...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诗词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

  •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