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电影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在中华民族悠久而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令人骄傲的事情,也有一些让人悲愤的事件。1894年发生在威海卫、刘公岛一带的甲午海战就是一段令中华子孙痛心疾首的耻辱历史。“故垒萧条大树凋,高衙依旧俯寒潮。英名左邓同千古,白骨沉沙恨未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勇抗击日寇的我北洋水师将士们的铮铮铁骨。在光绪二十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日本舰队 ...

  •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0字

    1877年,年轻无为的光绪帝励精图治,决定振兴中华,可是由于西太后慈禧的“垂帘听政”,使强盛的大清帝国正式走向衰弱。而此时,在日本,明治天皇开始亲政,他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发动了着名的“明治维新”,使弱小的日本强大起来。1894年9月17日,日本那扩张侵略的野心,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是日本发动了黄海大战。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邓世昌是我国最早 ...

  • 甲午海战和哪位民族英雄有关
    甲午海战和哪位民族英雄有关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黄建勋等。1、邓世昌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 ...

  • 甲午海战中日战舰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战舰对比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 ...

  • 甲午海战失败原因分析
    甲午海战失败原因分析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 ...

  • 甲午海战大事年表
    甲午海战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下锚。1894年9月17日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9时,北洋水师舰队起航“巳时操”。10时23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发现因使用劣质煤而冒出大量黑煤烟的北洋水师。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11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发现日本舰队。12时05分 ...

  • 甲午海战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海战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大本营对山东半岛的作战部署为“海陆夹击”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建完各炮台后,即调派绥、巩军各4营分别驻守北帮炮台、南帮炮台。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北洋护军,并在海港东西两口布设防材和敷设水雷248颗。整个山东半岛大约有步兵约40个营、骑兵8营、水雷2营。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 ...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 ...

  • 甲午海战日军登陆山东具体位置探析
    甲午海战日军登陆山东具体位置探析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清政府的一个耻辱,当时,日军首先在山东登陆,然而,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呢?一说荣成登陆。甲午战争时期的荣成在今荣成县城崖头东北80多里的龙须岛西部。甲午战争期间在北洋舰队定远舰任职的陈兆锵持此说。二说龙须岛登陆。持此说者较多。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日军登陆的当天,将日军活动情况电告李鸿章,电文中说:两船向龙须岛驶,二十二船在灯塔处或二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