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重庆人吃苦耐劳的性格

时间:2018-01-24编辑:历史狂流

穷山恶水造就了重庆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多数重庆男人的个头偏小,属于小巧玲珑型。

因为重庆男人坐不住,极好动,而且天天要上山下山,把身上多余的脂肪给运动掉了。再加上重庆素有“火炉”之称,夏天非常炎热,把体内的水汽给蒸发掉了。重庆是山城,山高路不平,爬坡上坎肩挑背托,也许不适宜身体向高空发展。

虽然个头偏小,但却聪明能干,伶牙俐齿,吃苦耐劳,不仅练出了男人强壮的身体,还练出了重庆姑娘的杨柳细腰。

吃苦耐劳是重庆人最宝贵的品质。当年,巴人从荆湖西迁到渝时,重庆还是蛮荒之野,“瘴疠之地”。全靠巴人筚路蓝缕,重庆才得到最初的开发。

后来,重庆多次因战乱而复陷于蛮荒,每次都是靠外来移民艰苦卓绝的奋斗,使整个重庆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重新恢复了生机,并得到新的发展。

在重庆,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

“棒棒军”主要是从事货物的搬运,以肩挑背托价钱也是随口喊,三言两句便将价钱敲定。货主在前面打甩手,棒棒扛起货物紧相随,重庆人不怕棒棒把东西拐走,他们大多诚实可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干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一根棒棒和一对肩膀,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

“棒棒”一词来源于民间。在旧中国,他们大多被称为“脚夫”或“苦力”,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

“棒棒军”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

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棒棒在重庆活动,他们凭自己双肩扛下天下,因为他们通常是群体活动,所以又被称为“棒棒军”。

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的播出,直接将“棒棒军”这个纯粹的民间称谓进行了一次全国化的命名普及,乃至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

2014年4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万州港口码头考察时,看到一位60岁的“棒棒”何绍强,李克强走过去接过他手中的扁担说:“已经磨得很圆滑,看来干这行有年头了!”他还关切地抚着老何的腰,问他腰背怎么样?叮嘱他干活时注意身体,千万保护好腰。

关于重庆市“棒棒”的数量,历来都有争议,有说上百万的,有说三四十万的。作为一种特殊的谋生手段,由于“棒棒军”群体的流动性和随意性极大,官方不可能获得具体准确的数字。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生活、交通的日渐便利,越来越安逸的重庆人,对棒棒军依然充满尊重和怀念,今天这支日见萎缩的队伍被新赋“重庆力哥”之大名,成为古老山城的一种文化记忆。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到处都是江河,水深浪急,自古就是一座大码头。有江河就有港口码头,有了码头,就吸引来了很多船工和棒棒,时间一长,江湖气息自然很浓,码头文化开始盛行。

船工、棒棒这些下苦力的都是一伙一伙的,如果不吃苦耐劳,不讲江湖义气的话是很难立足,很难养家糊口的。

即使现在,你走到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吃苦耐劳的重庆人。越是繁重劳累的活,越可能是重庆人在干。

重庆人的“棒棒”精神闻名遐迩,“棒棒”精神就是吃苦耐劳精神。吃苦耐劳是重庆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应当继承发扬。

重庆人世居巴渝山地,其性格打上了高山大江大河自然地貌的烙印。具有“兼容之性”的重庆人偏安一隅能求生,依托山水能独行;汗流浃背也无妨,爬坡上坎特精神;守在本土可安居,走出盆地可融情;上江下江加湖广,巴渝人兼八方性;豪爽率直麻辣烫,打滚吊皮啥都行;吃苦耐劳揉谦和,眼尖手快多灵性。

艰苦的环境,使得重庆人人格外埋头肯干,但有时,也易造成“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造成视野上的闭塞。当然,也有人将之归于山头弧形地带的“盆地意识”,限制了出行,也会限制人的思想。

虽然重庆人吃苦耐劳,但他们并不善于钻研,也缺乏创业的激情,相当一部分的人都愿意出去打工,但不愿意自己创业。这是重庆人的缺点,希望今后有所改变。

推荐阅读:

全国各地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