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英国没有“坐月子”

时间:2018-01-05编辑:历史狂流

谁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后要“坐月子”,不然,是会得病的。但是在英国生孩子却没有“坐月子”这一说。

我们在伦敦认识一个北京女孩,她是一位大学教师。长得比较瘦弱,我们邀她来家中吃饭,她带着英国丈夫和女儿来做客,她向我们诉说了她在英国生孩子时遭遇的尴尬:“我快生孩子时,我的英国婆婆根本不懂什么叫‘坐月子’,怎么跟她说也不明白,当然更不会花一个月的时间侍候我。没办法,我只好叫我妈从北京赶到英国,照顾我坐月子。英国饭菜没味道,我妈专做我爱吃的中国饭菜,孩子满月后,我的体力才渐渐恢复,能去工作。”

同样,我家洋媳妇也不懂什么叫“坐月子”,说起她生孩子的经历,那真叫新鲜。

她告诉我:“我在医院生完孩子,三小时后去洗澡,六小时后就回家,三天后就抱着孩子去超市,我的朋友都是这样的,我们身体都很好,没有因此生病。”

这太不可思议了!洋媳妇长得人高马大、细腰丰臀,生孩子后确实身体变化不大,健康如初。

在英国生孩子,能享受不少优惠福利。洋媳妇从怀孕起,预约定期到公立医院检查,临产时住院,直到生下孩子,一切费用全免。

生下孩子以后,儿子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从百分之二十五减少到百分之十七。

有一天邮递员突然送来一张五百英镑的支票,原来是孙女十个月大时政府给予的福利补贴(每个月五十英镑),小夫妻为这笔意外之财高兴了一阵子。

洋媳妇和她在医院结识的产妇,虽然生孩子不坐月子,但也没闲着,她们互相联络,积极营造一种新生活,以孩子为纽带,自发地组成一个朋友圈。

每周轮流一次到各家聚会。轮到我们家时,洋媳妇非常认真细心地准备零食和玩具,有各种果汁饮料、牛奶、咖啡,有小点心、小饼干、巧克力糖,还有各种儿童玩具和儿童图书等。

星期三上午大约十点,有四位年轻的母亲开车带着宝宝来做客。一见面,大家热情地拥抱、问好,她们先围坐在客厅,畅谈一周内的见闻,说到逸闻趣事时爆发出一阵笑声。孩子们一边吃喝,一边玩耍,家里很热闹。

随后她们到后花园玩木马、秋千、滑梯和充气小房子等,观赏池塘里色彩斑斓的锦鲤鱼,孩子们特别喜欢老橡树上的小松鼠,每当有松鼠跳到草坪上时,会引起一片欢叫声。

这些天真活泼的儿童尽情地嬉戏,非常开心。下午两点多,客人们尽兴而归。有时聚会恰逢某个孩子的生日,气氛更热烈:有生曰蛋糕、贺卡、小礼物等,孩子们脸部都化妆,或戴上动物头饰,十分有趣。

这种家庭聚会一直坚持下来,从不间断。妈妈们认为这项活动是儿童教育的一种好的方式,可以增进孩子们的友谊,锻炼与人的交往能力,消除孩子的孤独感。

这些年轻的英国母亲,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原先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教师、白领职员等,但她们生孩子后都辞了职,过起悠闲的生活。他们认为家庭、丈夫和孩子很重要,挣钱不重要,等孩子长大了,也许有人会再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