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和对宋朝的影响

时间:2017-09-19编辑:梓岚

宋真宗是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他小时候就生得仪表非凡, 在与人玩耍的时候,爱排兵布阵指挥“战斗”,并自称“元帅”。太祖赵匡胤很喜欢这位侄子,把他养育在皇宫之中。

真宗五、六岁时,一次去万岁殿玩,装作大人的样子,大模大样地走上台阶,直接朝龙榻走去,像模像样地端坐在上面。太祖刚上朝,看见自己的这个小侄子正坐在自己的宝座上,还装得有模有样,就笑着问他:“皇帝好当吗?”小孩子眨了眨眼,回答道:“做皇帝全由天命。”太祖很是惊奇,当着群臣的面对他赞赏有加。

宋真宗即位后,大行封赏,追复被父亲贬死的皇叔赵廷美的秦王爵位,追赠堂兄赵德昭为太傅,追赠小堂兄赵德芳为太保。由此可见,真宗的为人比起他的父亲太宗要仁恕得多。

但这位少时聪颖,继位后也极为勤政的皇帝却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他刚坐上皇位没有多久,辽军就大举侵人宋境。好在这次辽国见好就收,大肆抢掠之后就退了回去。第二年,辽军再次来犯,又一次被宋军击退。

面对辽国咄咄逼人的气势,宋真宗有些束手无策。这时,有人向他举荐 寇准,真宗说:“知道这个人的才能,只是他过于刚强,太好耍脾气。” 这位大臣说:“现在辽国屡屡犯边,正需要寇准这样刚正不阿、忘身殉国的人才,他来之后必定能解现在朝廷之危。”于是,真宗拜寇准为宰相。

此时,辽国国主为辽圣宗耶律隆绪,但由母亲萧太后摄政。萧太后胆识过人,韬略不让须眉,在她的治理下,辽国国力大增。

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萧太后和辽圣宗再度率军攻宋。辽军声势浩大,号称有二十万人。辽军此次进攻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绕过许多宋军坚守的州县,直扑到黄河边的澶州(今河南襥阳)。河北的大片领土已经陷入辽军之手,与澶州 一河之隔的都城开封也暴露在辽军的威胁之下。

前线宋军的告急文书一天之 内就发来了五次,北宋朝廷上下慌作一团。唯独刚刚走马上任的 宰相寇准还是像往常一样平静,他还特意把告急文书扣留下来, 不让宋真宗知道。宋真宗听到风 声后向寇准询问,寇准才把一堆急报都拿出来,摊在真宗眼前。

宋真宗一见这么多急报,也是慌了手脚,急急忙忙地问道:“寇爱卿你看这可怎么办才好?”寇准仍是不慌不忙,他回答道:“陛 下是想尽快解决这件事,还是想 慢慢地来?”宋真宗当然是想尽快使辽兵退去,寇准趁势说:“只要陛下亲征,不出五天时间,辽军即可退去。”

在对辽国的战争中,宋太宗高粱河惨败一直是宋朝君臣挥之不去的阴影。况且,自古以来,皇帝御驾亲征都非同小可,宋真宗不像太祖和太宗皇帝,他 长在深宫,从没有打过仗,况且他又是个胆小软弱的人,听了寇准的话,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御驾亲征。他面带难色,站起来就要回内宫。寇准连忙上前拦住,力劝宋真宗不 要动摇,真宗才勉强同意 宋辽关第二天上朝议亲征一事。

第二天,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参知政事王钦若等人不但不主张真宗亲征,甚至还力劝真宗迁都金陵或成都。王钦若的职务相当于副宰相,看到这样的人主张逃跑,寇准大怒,他当着王钦若等人的面就说:“谁为陛下出这样的馊主意,就可以斩下他的头来祭旗,然后发兵北伐。”王钦若等人听了这话,全都脸色煞白,站在一边不再说话,真宗则低头不语。

寇准放缓了语气:“现在敌军孤军深入,已是强弩之末,而我军力量尚强,只要皇上御驾亲征,鼓舞士气,派奇兵袭扰敌后,必定能够大获全胜。如果陛 下此时放弃都城,必将使全国人心涣散,到那时,恐怕天下也不能保得住了。”寇准的意见得到了宰相毕士安和武将高琼、杨延昭等人的支持, 真宗内心虽然很不情愿,但这时形势逼人,朝堂上主张亲征的一派占了上风,真宗迫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

此时,辽军的气势非常旺盛,辽国萧太后不顾年过半百,依然戎装上阵,亲自播鼓助威。当宋真宗的车驾到达澶州时,辽大军已经抵达澶州北城。宋时黄河还没有改道,澶州被黄河拦腰分成南城和北城。宋真宗远远地看见黄河对岸烟尘滚滚,知道战事非常激烈,心中胆怯,不敢过河,就把大军驻扎在了澶州南城。寇准认为澶州北城的将士们正在浴血奋战,如果皇帝能够亲临,必将极大地鼓舞士气,所以力请宋真宗渡河。#p#分页标题#e#

但宋真宗却很不情愿,不过公然拒绝宰相的提议也就表示自己怕死,所以他只是默不作声。寇准又请来武将高琼,和他一起再去见宋真宗。 宋真宗见寇准已走,刚刚缓了口气,谁知没多长时间,寇准又来了,立时头就大了。寇准说:“陛下如果认为我刚才的话不足为信,可以问问高琼。”

宋真宗还没来得不及说话,高琼便说:“寇大人的话很有道理。陛下千万不要再考虑迁都江南,随军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怎 么可能抛弃家中老小随陛下只身逃往江南呢。”宋真宗仍然是一言不发。 高琼当即命令士兵把宋真宗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到了黄河渡口浮桥前,宋真宗又一次停下来。高琼用铁锤击打宋真宗御车车夫的后背,迫使宋真宗渡过了黄河。

真宗待在车驾里心惊胆寒,但大宋皇帝的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出现时,城下宋军与百姓立即齐呼万岁,欢声雷动,声音传出几十里,宋军因而气势倍增。真宗在澶州北城只是象征性地巡视了一下,仍坚持回到了南城行宫。

不过,宰相寇准就此留在北城,负责指挥作战。真宗回到南城后,仍然是放心不下,好几次派人前往北城探视寇准的举动,发现寇准竟然在北城城楼上与人喝酒下棋,十分镇定。看寇准如此胸有成竹,宋真宗才算放下心来,不再像前些天那样恐慌。

此时,辽军孤军深人中原腹地已经很长时间,由于供给线长,粮草难以为继。而宋军由于真宗御驾亲征,士气高涨,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军民,多达几十万人,局势明显对宋军有利。宋真宗却早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就暗中派出了使臣曹利用与辽议和,萧太后这时同样也有了议和之心。

虽然寇准坚决反对议和,但无奈真宗执意如此,致使宋臣中的议和派占据了上风。这些人联合 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 重,甚至说他图谋不轨。最终寇准也被迫放弃了战斗的主张。

双方开始在宋朝每年 给辽国银绢的数量上讨价还价,曹利用就此请示真 宗,真宗说:“如果实在 迫不得已,一百万可以接受。”曹利用刚从宋真宗的行宫出来,就被一直 守候在门外的寇准拦住。寇准警告曹利用说:“虽然有圣上的旨意,但 如果你去交涉时答应所给银绢超过三十万,回来我一定会砍你的头!”最终,宋辽双方以三十万银绢订立了和约。

澶渊之盟达成以后,宋真宗向曹利用询问结果,曹伸出三个手指,真宗大吃一惊,误以为给了辽国三百万,说:“太多了!”但想了一想,认为以此换来和平,也还算值得,就说:“三百万就三百万吧。”最终弄清了只给辽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合计数才三十万时,真宗又大喜过望,重重奖赏了曹利用,甚至还写诗与群臣唱和,以此来庆祝。

澶渊之盟以后的一百二十年间,辽、宋之间都没有兵戎相见,长期保持友好往来,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但澶渊之盟也开了 “岁币”的先例,以后,每有外族入侵,宋室都用银绡来换取和平,直接导致了宋朝积弱积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