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中国海军与卢沟桥事变

时间:2018-02-01编辑:梓岚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此时,国民政府海军部长陈绍宽正在欧洲各国考察海军情况。7月17日,陈绍宽接到国民政府要求回国的命令,他立即在德国柏林发表通电,表示“率海军人员回国枕戈待命”。7月28日,陈绍宽飞回南京,参与制定中国海军对日作战布署计划。

蒋介石、陈绍宽与各军将领,乃至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清楚地知道:中日海军实力相差很大,中国海军无法与日本海军进行正面作战。8月6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紧急最高国防会议,会上三军将领一致认为,必须在长江下游一带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换取战争的主动权,并决定封锁长江,把长江以内的日本军舰封锁在江阴以上聚而歼之。

日本海军在长江水面上部署了许多炮舰,这些炮舰排水量为400吨—700吨。除炮舰以外,在长江各口岸还航行着大约二十多艘日本商轮。按照封江作战计划,如作战能成功,既可以消灭日本海军的部分实力,瓦解日军斗志,鼓舞中国军队士气,又可迟滞日本舰队溯江西进,保护南京、上海等地区中国地面部队左侧背的安全。

8月6日,最高国防会议确定了封锁长江作战决定后,中国海军立即展开作战行动。8月7日,陈绍宽部署封锁长江作战行动,召集通济号舰长严寿华进行作战部署:“日前局势万分紧张,国防部决定先把江阴港道予以封锁,阻止敌人来去长江的航路。‘通济’是无武力的旧舰,你先开往江阴,做好准备,何时阻塞,另行通知。”“以后抗战胜利,就会建设新的海军,此时千万不要灰心,这是密令!”命令部分舰船开到江阴准备沉船封江。

8月7日,原在拱卫京畿南京的江防舰船突然接到紧急命令,要求开达湖口集中。湖口已经集结了江贞号、江元号、楚同号、楚泰号、楚有号、楚观号、湖鹏号、湖隼号等舰,随后的8、9两日,中山号、永绩号、建康号、逸仙号又陆续开到湖口,开始按计划进行作战准备。就在海军将士们准备报仇雪耻时,事态却发生了突变。8月9日夜,舰上的海军官兵们,突然发现上游有日舰开来,并迅速地向长江下游驶去,日舰开始撤离长江。面对此情,海军将士们急电南京,并等待南京方面下达攻击撤离日舰的命令。

据一位海军人员回忆:“我们在湖口的舰队,虽然是已经奉到集中之命,在湖口江面警戒,但因为那是八一三之前,距日寇在江南发动隔着四五日,自然还没有奉到向敌人开火追击敌方军舰的命令,而且谁也不会料到:我方如此机密的决定,敌人会迅速得知。所以在九日之夜,我们舰上的官兵,即突然发现上游居然有敌舰开来,而且是全部熄火,放倒栏杆,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有了作战的准备,迅速地向下游开驶,就感觉到出了意外;然而,我们没有奉命,我们当然不能自由攻击,我们只有惊异,惊异于敌舰的行动何以如是之速,难道已经知道了我们要封锁长江了么?这不能不说是极其奇怪的事。”海军官兵对日舰撤离长江感到惊异。

8月9日夜,汉口租界的日本侨民正在举行宴会,日本领事馆官员和海军军官们突然从欢饮中临时退席,即刻作出了撤退留在武汉全体侨民的决定,日军军舰立即升火待发,日侨“扶老携幼,匆匆上船,船上装得像沙丁鱼罐头,甚至老人也难找到坐下的地盘。最后是日本领事,双手捧着日本国旗上船,立即起航,惶惶如丧家之犬,顺流东去”。在8月9日夜间到10日黎明前,日方所有停泊在长江上游的军舰,包括近万吨的旗舰八重山号,满载着日本侨民,驶过了中国海军的警戒线,向长江下游驶去。所有长江以内的日本军舰,总数二十余艘,都在中国海军封锁长江前驶出了长江,到8月9日为止,侨居长江沿岸的日本侨民29230名全部撤到上海。

国民政府如此缜密周详的作战决定,竟然在三日内就被日军获悉。中国军队眼睁睁地看着日舰从眼皮底下撤离,整个作战计划全盘落空。对此蒋介石十分气愤,他命令空军立即出动,追击逃亡的日舰,8月13日午夜,空军第五大队分队长王倬正在值班,“突然接到蒋介石从南京打来的电话,说:‘在长江中的日本五十艘军舰和轮船,正在向东逃跑。

你们大队立即带上炸弹,于拂晓前出动追击,加以歼灭,但已经停在黄浦江里的,则不准轰炸。’”王倬立即将此情报告给空军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丁纪徐命令由中队长刘粹刚带领王倬、董庆祥、姚杰、胡庄如等人驾驶十八架战机执行此次任务。战机起飞后,“越过江阴要塞,沿长江搜索前进,但敌舰都已经跑完了”。对于中国海军来说,一次大的作战行动就这样无果而终,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