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美国加入二战后,战争局势发生改变

时间:2017-03-07编辑:梓岚

为了寻找替代的资源来源,日本将目光锁定在东南亚身上,特别是文莱的石油以及马来亚的橡胶和锡。但是日本判断,因为文莱和马来亚是英国殖民地,对这一地区的进攻必定导致美国介入战争,但是由于石油禁运政策的实施,使日本对此没有别的选择。同时,由于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美军在此有大量军事部署,因而如果日军不提前拔掉这颗钉子,其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将面临美军的重大威胁。

另一方面,到1940年秋,日本计划从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进口的315万桶石油,由于美、英、荷的阻挠,最终只完成135万桶,因此,也打算将荷属东印度群岛据为己有。但是马来亚和菲律宾一个在西,一个在北,对日本来说如鲠在喉,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将美英势力从这里完全驱逐出去。因此在日本看来,对美开战在所难免。

在外交方面,随着物资禁运和资产冻结,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从1941年开始举行了多轮会谈,但是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根据事后的记录显示,关键在三个问题上日本拒绝让步:一是日本不愿背弃与德国和意大利缔结的同盟条约;二是日本十分渴望实现对东南亚的控制;三是日本拒绝撤出中国(这里不包括伪满洲国)。

持续的制裁,使日本十分焦虑和紧迫。对日本来说,要么向美国妥协,要么只有通过武力获取所需物资。1941年11月20日,日本提出最后的条件,答应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军,保证不对东南亚地区发动进攻,以此换取美、英、荷等国停止对中国的援助并解除对日本的制裁。随后,科德尔·赫尔代表美国政府向日本提出了他们的条件:无条件从中国撤军(当然同样不包括伪满洲国)并同所有太平洋地区的国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袭击发生前24小时的外交伪装

为确保偷袭的突然性和最后成功,日本计划等到进攻发起前30分钟,再通过外交渠道通知美国谈判破裂并宣战,如此既可以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又可以避免背上不宣而战的不义之名。在进攻发起前,一组由14部分组成的加密电报从东京发往华盛顿日本驻美大使馆,内容是日本政府对日美关系的最终决定及理由,并要求驻美外交人员必须在华盛顿时间12月7日下午1时整将东京方面最后的文件递交到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的手上。

这份电报最后一部分直到12月6日深夜才传送完毕,但由于解码和打字的延迟,同时由于东京方面并没有充分告知严格守时的重要性,日本驻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直到袭击发动之后才将文件递交到赫尔手上。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一直在监控东京与其大使馆间的通讯,美国甚至在日本大使馆之前就破译了电报的第14部分,在12月6日晚知晓了东京在电报中规定的最后递交时限。但是破译人员直到第二天,也就是袭击发起当天早上才将情况上报。

最开始,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要求在12月7日下午1时整面见赫尔国务卿,但是由于大使馆方面没能及时完成文件的重新打印,因而又推迟了45分钟。最终野村吉三郎在2时05分抵达美国国务院,与赫尔见面时已经是2时20分。野村吉三郎首先对一再推迟会面时间进行了道歉,随后将东京方面的文件递交给赫尔。赫尔先是读了开头的几页,然后询问这些文件是否是在日本政府授意下递交的。

野村吉三郎做了肯定的答复。随后,赫尔对野村吉三郎说:“我必须说,在过去九个月的谈判中,我没有对你说一句假话。所有的会谈记录都绝对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我5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从没有见过一份文件能比我眼前这个更加充满谎言和歪曲。而这份文件中的谎言和歪曲是如此之多,我完全无法想象在这个星球上还有哪一个政府能够如此荒谬,直到今天为止。”

日本的官方档案也证明了这一点。日本直到偷袭胜利的消息传回东京时,都没有向美国传达正式的宣战书。直到偷袭行动后10个小时,东京才将一份只有两行字的宣战书交给了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 。格鲁将这份宣战书传回美国时,已经是华盛顿当地时间8日下午了,据事件发生近24个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