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时间:2018-04-27编辑:梓岚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本起自民间,并同当时的农民起义相结合。后曾受宠于官方,遂逐渐分化为众多的派系,影响也不断扩大,成为和儒、佛相抗衡的一大宗教。和任何宗教一样,道教也有其兴衰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初创分化兴盛微四个阶段。

东汉初创期

道教初期的两大教派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都是在东汉时创立的,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初创时期的道教主要流行于民间。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镇压。据历史记载,仅皇甫嵩的一支军队,就杀了黄巾军20万人。

此后,太平道就逐渐销声匿迹了,其师传授受也无从考察。然而五斗米道却得到了继续传播。张陵之孙张鲁曾割据汉中20余年,实行政教合一,传播五斗米道,深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护。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归降曹操,拜将封侯,五斗米道得到了合法传播,影响也日益增大。

由于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基本信徒都是普通的百姓,其传播手段又不依赖于官方,所以后世称它们为民间道教。又因其教义比较简单,组织单纯,后世也称它们为原始道教。

魏晋南北朝分化期

魏晋以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仍在民间流行,一部分却向上层发展。东晋末年,信奉民间道教的孙恩,曾利用五斗米道联络群众,组织起义。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孙恩战败,投海自杀。教徒因传说他已成水仙,相继投水殉道者多达百人。孙恩死后,卢循继续率众与东晋军队抗争。这次起义失败以后,五斗米道仍然在民间流传不衰。

道教另一部分在东晋的发展,则以葛洪为代表。他提出了儒道双修的主张,把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主张儒道互用,并认为民间道教是“妖道”,应当禁绝。其所著《抱朴子》一书,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书中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并对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等作了论述,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该书又集魏晋时代炼丹术之大成,为研究我国古代的炼丹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葛洪的这些理论把道教引向了上层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一些上层的著名道士又把原始的五斗米道加以改造,形成了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北天师道的创立者是嵩山道士寇谦之。北魏太平真君年间,他在信奉道教的魏太武帝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按:指张鲁祖孙三代)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并制定了乐章诵诫新法,“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佐国扶命”,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代替张陵为天师。

这就是北天师道。此后,南朝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道士陆修静和陶弘景,他们也对五斗米道加以改革。陆修静主要:活动在刘宋时期。他“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按:葛玄、葛洪),搜罗经诀,辨别其真伪;并将道教经戒、方药、符图等书加以整理,编成“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1128卷。又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参照佛教修持仪式制定了斋戒仪式,创立南天师道。道教的教规、仪范经过寇谦之和陆修静修订以后,逐步定型。陶弘景继续吸收儒、释思想充实其内容,构造了道教的神仙谱系,叙述道教的传授历史,主张三教合流,对以后道教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隋唐两宋兴盛期

隋唐两宋时期,道教的发展进人了兴盛阶段。唐代的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出身的门第,自称是老子的后裔,于是崇奉道教成为时尚。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规定三教的次序是:道先、儒次、佛最后。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又下令贡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玄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令“道士女冠究隶宗正寺”,视其为皇族宗室。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幺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742年)又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庾桑子为洞虚真人。四子之书均称为“经”。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并令士庶须家藏一本。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继位后,更进一步兴道灭佛,使道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北宋时期,最高统治者继续效法唐朝皇帝的做法。宋真宗宣称其祖赵玄朗为道教尊神,加封其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生天尊皇帝,又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徽宗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又于太学中设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亲自为多种道经作注,并令僧尼也改穿道服。唐宋统治者的这一系列崇道措施,对道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这时道士的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益扩大,神仙谱系也越来越庞杂,经书的数量更加增多,并汇编成“藏”,正式加以刊行。著名的道士和道教学者也相继出现。如隋唐时有王远知、孙思邈、成玄英、王览玄、司马承祯、吴筠、吕洞宾,五代十国有杜光庭、闾丘方远、彭晓、谭峭;北宋时有陈抟、张紫阳、陈景元等,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

南宋时代,在与金、元对峙的形势下,道教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宗派纷起。新的教派力图革新教理,大多主张三教结合。在修炼方术方面则着重于内丹,强调精、气、神的修炼。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创立儒、释、道兼容的全真道。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的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和萧抱珍创立的太一教均流传于河北,但都历时不久。

成吉思汗见丘处机

惟有全真教因王重阳的弟子邱处机见重于元太祖而曾盛极一时。这时,南天师道为了与新起的全真教相抗衡,又融合了南北朝以来所形成的道教的其他儿个小流派,如上清派、灵宝派和净明道等,到元代终于归并而成了正一道。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宗派,继续流传。

明清衰微期

道教从明代中叶以后,逐渐转衰。清代统治者重佛抑道。乾隆时,将正一真人的官阶由二品降至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同时又限制天师的职权,只准他统率本山的道众,取消了原来天师为三山之首的地位。道光时,皇家宫廷也停止了传统的天师朝觐仪式。这样,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趋下降,其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减弱。民间道教在这一时期虽然仍很活跃,但已经无法改变整个道教的衰落局面。